健康之初 - 咯吐不爽

咯吐不爽

咯吐不爽诊断详述

健康之初疾病库向您详细介绍咯吐不爽是怎么回事?咯吐不爽的表现?咯吐不爽怎么诊断?咯吐不爽怎么处理?

  咳嗽,痰色黄稠而难排出,甚或痰中带血,胸闷,口干,口苦,咽痛

  中医将痰分为寒痰、风痰、热痰、湿痰及燥痰等。

  寒痰:由寒邪犯肺,使肺内津液凝聚成痰。痰呈白色,病人怕冷,喜热饮,舌苔薄白或腻

  风痰:由风邪侵肺即伤风引起,开始痰白稀,以后可转黄黏痰,病人怕风,舌苔初起白,后转薄黄

  热痰:由热邪侵肺或先受风或寒邪而发高热数天后,使津液烧灼而转化为黄黏痰,病人怕热喜凉饮,舌红苔黄腻

  湿痰:湿邪侵人人体(如居潮湿环境),使肺、脾功能失调或饮食不节而运化失调引起。痰为白色稀水样,病人有身重、倦乏或便溏等症,舌苔薄白或白腻

  燥痰:由久旱气候干燥、燥邪侵肺,痰黏稠不易咳出或有咳血,病人觉口鼻咽燥等症,舌苔薄黄

  射干麻黄汤加(痰多壅盛)

  用途:

  温肺散寒 面色晦滞带青 口不渴 渴喜热饮 天冷或受寒易发 形寒怕冷 舌苔白滑 脉弦紧或浮紧 恶寒 发热无汗 咯吐不爽 痰少 豁痰利气 支气管哮喘发作期 寒痰伏肺(寒喘) 痰多壅盛 舌苔白厚腻 呼吸急促 喉中哮鸣有声 胸膈满闷如塞

  材料:

  射干10g,炙麻黄5g,细辛3g,紫菀15g,款冬花15g,姜半夏10g,五味子5g,生姜10g,大枣10枚,厚朴5g,炒白芥子5g。

  做法:

  水煎服,1日3次。

  射干麻黄汤加(外寒坐热)

  用途:

  温肺散寒 口不渴 渴喜热饮 天冷或受寒易发 形寒怕冷 舌苔白滑 脉弦紧或浮紧 恶寒 发热无汗 面色晦滞带青 咯吐不爽 痰少 豁痰利气 支气管哮喘发作期 寒痰伏肺(寒喘) 外寒坐热 呼吸急促 喉中哮鸣有声 胸膈满闷如塞 咳不甚

  材料:

  射干10g,炙麻黄5g,细辛3g,紫菀15g,款冬花15g,姜半夏10g,五味子5g,生姜10g,大枣10枚,生石膏30g(先煎),木防已10g。

  做法:

  水煎服,1日3次。

  滋胃和中茶

  用途:

  咳嗽

  材料:

  竹茹(朱拌)3克,鲜青果10个,川朴花、羚羊各1.5克。

  做法:

  将青果去尖,研碎,共为粗末,水煎。代茶饮,每日1剂。

  介绍:

  老年气虚,痰粘黄稠,咯吐不爽,咽红疼痛,口干欲饮,胃纳不香等。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