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瘿气)
甲亢常见并发症 浏览数:285049
向您详细介绍甲亢有哪些并发病症,甲亢还会引起哪些疾病?
甲亢并发症
1.甲亢性心脏病
16~73岁都可发病,发病率占甲亢患者的13.4%~21.8%,常发生于甲亢后2~3年,除有典型甲亢临床表现外,其心电图常有窦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心房扑动、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期前收缩、心肌损伤与心肌肥大等。心脏扩大可呈主动脉瓣型,或左右心扩大型。甲亢治愈后心脏病可随之好转,本病常应与心肌炎、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及其他心脏扩大疾病鉴别诊断。
2.甲亢性周期性麻痹
本病多发生在男性青壮年身上,常与甲亢性肌病相混,甲亢肌病的血钾正常,肌电图异常,而甲亢周期性瘫痪则有:
①血钾<3.5mmol/L,系钾代谢异常;
②钾分布异常:血糖升高可使钾由细胞外移向细胞内;
③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强,迷走神经促进胰岛素释放增多后可促进钾分布进一步异常;
④免疫因素可致IATS、LATS-P、T3及T4等水平升高,甲状腺激素促进钾水平降低;
⑤甲亢的高肾上腺素能状态可促进钾水平下降而发生甲亢性周期性麻痹。本型应与巴特综合征(Bartters syndrome)、家族性周期性麻痹症、低镁血症、醛固酮增多症、重症肌无力以及药物性低钾血症鉴别。
3.甲亢危象型
发病占甲亢1%~2%,老年人较多见,常与感染、精神创伤、手术、分娩、劳累过度、突然停药、药物反应及其他并发病等因素有关,致使甲亢加重,交感神经活动功能加强而致危象。危象前期即可发热达39℃以上,脉率达120~160次/min,躁动不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精神恍惚、大汗不止、嗜睡、发展至半昏迷与昏迷。昏迷患者说明已有危象,十分危险。白细胞升高、肝功能异常、GPT、GOT、胆红质等均可升高,可有脱水,低血压,电解质紊乱、酸中毒、心力衰竭及肺水肿等。血清T3、T4、FT3、FT4均可升高,病死率较高,必须当地及时抢救。
甲亢危象 在甲亢病情未控制时,由于感染、劳累、精神紧张、术前准备不充分,放射性131碘治疗等应激因素的影响,病情加剧,主要表现体温升高、脉率增快、烦躁、恶心、呕吐、腹泻、大汗,甚至意识朦胧、昏迷。情况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死亡率较高。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近年已少见。应以预防为主。一旦发现应积极治疗。治疗原则是用药抑制甲状腺激素的生成及分泌,降低脑及周围组织对甲状腺激素的反应和一般对症处理。文献中报道有人采用更加积极措施将血中甲状腺激素移出体外,如换血疗法及腹膜透析。
甲亢眼病 突眼可与甲亢同时发生,也可以出现在甲亢之前或好转以后,眼病的严重程度和甲亢多数不平行,有些病人甲亢不明显,眼病却很严重。依据病的轻重可分为良性突眼和浸润性突眼。前者表现为眼裂增宽、眼睑后缩、凝视、眨眼减少及轻度突眼;后者可表现过度流泪、怕光、眼内灰渣感、结膜水肿及充血、眼眶内组织水肿、眼球活动受限、视物成双、视野缺损,甚至视力丧失、失明。良性突眼较常见,一般为双侧突出,有时可见到单眼突出;浸润性突眼很少。对于良性突眼不需特殊治疗,仅治疗甲亢即可。浸润性者在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同时,可服甲状腺片,病情重的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少数需用眼部放射治疗或眼部手术治疗。不论采用哪种治疗,治疗期做好眼部护理(睡眠时抬高床头,外出时戴太阳镜以避光防尘,滴眼药、涂眼膏或戴眼罩等)是很重要的。
甲亢肌病 较多见的是起病较慢的慢性肌病,病人常诉说蹲下起立及上楼困难,另外肌病较特殊的有周期性麻痹和重症肌无力,均少见。主要是治疗甲亢,除对症处理外,尚无特殊治疗方法。
甲亢的并发症
心肌炎 | 典型症状: 手足发抖 、 年轻女性心悸胸闷 、 心排血量增多 、 脉象疾而无力 、 期外收缩 、 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 、 极速型心率 、 无法数清每分钟脉搏次数 、 细胞酶活性异常 、 心尖搏动弥散 、 叹息样呼吸 、 窦房结病变 、 病理性Q波 、 血流动力学障碍 、 交替脉 、 劳力性呼吸困难 、 心源性晕厥 、 昏睡 、 心音异常 、 肌肉坏死 、 迷走神经张力增高 、 不典型胸痛 、 心率过缓 、 心跳过速 、 心脏杂音 、 心肌灰白而松弛 、 嗜心性病毒感染 、 胎样心音 、 心脏扩大 、 心前区隐痛 、 心跳加快 、 心率增快 | 多发人群:青壮年人群 |
房室传导阻滞 | 典型症状: 右心功能不全 、 头昏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
窦性心动过速 | 典型症状: 温醒现象 、 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 心音微弱 、 舒张晚期奔马律 、 心率增快 、 心慌气短 | 多发人群:中老年人 |
肺水肿 | 典型症状: 肺门阴影增多 、 肾源性水肿 、 皮下组织水肿 、 幻想失去时间和空间感觉 、 急性病容 、 气体弥散功能下降 、 肺通气一血流比例失调 、 蝴蝶状阴影 、 有机磷中毒 、 呼吸功能衰竭 、 粉红色泡沫样痰 、 全身持续性水肿 、 水中毒 、 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 、 吐泡沫痰 、 肺源性呼吸困难 、 口唇发绀 、 肺淤血 、 端坐呼吸 、 痰鸣音 、 粉红色泡沫痰 、 肺部感染 、 气体弥散障碍 、 休克较久后的肺部病变 、 弥漫性鼓音 、 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
冠心病 | 典型症状: 劳累后胸痛 、 心脏停搏 、 心脏病引发的晕厥 、 心搏漏跳 、 动脉造影异常 、 心源性胸痛 、 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 、 心脏猝死 、 劳动耐力下降 、 急性房颤 、 劳力性呼吸困难 、 心脏骤停 、 不典型胸痛 、 胸骨后疼痛 、 胸闷憋气 、 心跳过速 、 心脏杂音 、 不稳定性心绞痛 、 狭窄杂音 、 劳累后心悸 、 心慌气短 | 多发人群:中老年人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