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型心肌病(充血性心肌病,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常见并发症 浏览数:12111
向您详细介绍扩张型心肌病有哪些并发病症,扩张型心肌病还会引起哪些疾病?
扩张型心肌病并发症
本型病程长短不一,短者在发病后1年内死亡,长者可存活20年以上。凡心脏扩大明显、心力衰竭持久或心律失常顽固者预后不佳。合并肝、肾功能受损的患者预后也是极差,不少患者可有猝死。
1、心力衰竭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由于心肌病变、心脏扩大、左心室扩张或双心室扩张,引起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出现收缩性心力衰竭。随着病程进展,发生右心衰或全心衰。扩张型心肌病并发心力衰竭的超声心动图特点:
左室扩大。由于广泛心肌病变,四个心腔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大,以左室呈球型样扩大为著,室间隔向前膨出,较主动脉前壁位置前移,而乳头位置向后侧移位,与主动脉后壁不在同一水平上,M 型示主动脉前壁向室间隔延续,室间隔向前膨出而主动脉后壁与二尖瓣前叶相延续时,二尖瓣前叶位置向后移位,二者形成“喇叭口”状,左室流出道增宽。
②二尖瓣改变。由于心肌收缩力减弱,左室舒张压较高,二尖瓣流量减少,二尖瓣运动幅度减低,与增大的左室腔呈“大心腔小开口”改变。
③心室壁运动减弱。左室壁普遍变薄呈一致性活动幅度弥漫性减低。
2、胸腔积液
本病是构成充血性心力衰竭最常见病因。水肿是右心衰竭的重要体征, 往往从低垂部分开始, 逐渐上升, 严重时可出现胸水、腹水。病人入院时即有少量胸水, 其原因可能为:
①全心衰引起胸膜壁层向体静脉回流障碍, 且引起胸膜脏层向肺静脉回流障碍, 使体及肺静脉压明显升高, 引起胸水。
②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使肝内长期瘀血、缺氧, 肝小叶中心区肝细胞坏死、萎缩和消失, 最终导致肝功能减退; 心衰时胃肠道瘀血, 使其消化功能低下, 使热量和蛋白质摄入量不足。两种因素均可导致低蛋白血症, 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水分漏入胸腔形成胸水。
3、心律失常
扩张型心肌病由于心功能差,容易引起心律失常,主要是由于心房肌受损,心电生理发生改变,引起异位节律点兴奋性增高以及产生折返运动,同时影响心肌收缩功能,使心房及静脉淤血!心房扩大,房内压增高,更加重心房肌的损害。房性心律失常随之增加, 当心房显著扩大,房内压显著增高时,心房肌发生广泛的变性和坏死,造成心房电活动不一致,产生曲折复杂的环形运动,因而形成心房颤动。多样易变的心律失常及高发生率为其突出的特点。室早、房早和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和束支传导阻滞)为最多见的心律失常、心动过速、心房颤动(20%)、心动过缓常见,严重者可发生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室颤或停搏,可引起死亡。
4.心脏性猝死
是扩张型心肌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也是扩张型心肌病主要死亡原因。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可多达30%以上。
5.动脉栓塞
该病易并发血栓形成和栓塞并发症。多数研究和观察发现扩张型心肌病形成血栓的主要部位是左心室心尖部和两心耳、血栓的脱落形成栓子,造成栓塞。栓塞并发症以肺、脑、脾和肾栓塞多见。
扩张型心肌病的并发症
动脉栓塞 | 典型症状: 静息痛 、 皮肤变薄发亮 、 颈内动脉创伤性血栓 、 髂窝部疼痛 、 迁徙性浅静脉血栓形成 、 小腿溃疡 、 毛发脱落 、 小腿腓部肌肉疼痛和压痛 、 臀部疼痛 、 下腰部疼痛 、 间歇性跛行 | 多发人群:多见于45岁以上男性 |
胸腔积液 | 典型症状: 胸膜摩擦音 、 干咳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
心力衰竭 | 典型症状: 咳嗽324234 、 头晕 、 左心衰竭 、 淤血性心衰 、 突发的左心衰竭 、 气短 、 肾血管畸形 、 新生儿心力衰竭 、 食欲下降 、 端坐呼吸 、 粉红色泡沫痰 、 右心衰竭 、 胸闷 、 胸闷憋气 、 突发的右侧心衰 、 气短 、 腿脚浮肿 、 神疲乏力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中老年人多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