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年息肉(小儿潴留性息肉)
幼年息肉常见并发症 浏览数:673
向您详细介绍幼年息肉有哪些并发病症,幼年息肉还会引起哪些疾病?
约1/3患儿可并发贫血,偶可至大量便血、直肠脱垂,有蒂大息肉偶尔并发肠套叠,亦有可引起腹泻者。
一、直肠脱垂:
1、简介:
为直肠黏膜、肛管、直肠全层和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而脱出肛门外的一种疾病。各种年龄层均可发病,但多发于幼儿、老年人、久病体弱及身高瘦弱者。而女性因骨盆下口较大及多次分娩等因素,发病率高于男性。该病以直肠黏膜及直肠反复脱出肛门外并伴随肛门松弛为主要特点。
2、临床表现:
直肠脱垂的常见症状有大便排不尽;肛门部下坠;下腹胀痛;尿频直肠脱垂指肛管、直肠,甚至乙状结肠下端向下移位。只有粘膜脱出称不完全脱垂;直肠全层脱出称完全脱垂。如出部分在肛管直肠内称为脱垂或内套叠;脱出肛门外称外脱垂。
直肠脱垂常见于儿童及老年,在儿童,直肠脱垂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可在5岁前自愈,故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二、肠套叠:
1、简介:
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并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常套叠占肠梗阻的15%~20%。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肠套叠多发生于婴幼儿,继发性肠套叠则多见于成人。绝大数肠套叠是近端肠管向远端肠管内套入,逆性套叠较罕见,不及总例数的10%。
2、临床表现:
腹痛为早期出现的症状,其特点是平素健康的婴儿,无任何诱因而突然发生剧烈的有规律的阵发性腹痛。患儿表现阵发性哭闹不安、屈腿、面色苍白。每次发作约10~20分钟,以后安静入睡,或玩耍如常,约数十分钟后又突然发作,其症状如前。
幼年息肉的并发症
拉肚子 | 典型症状: 术后腹胀 、 腹满便溏 、 粪便量多 、 排便频率异常 、 口唇泛黑 、 腹满 、 脉涩或结 、 抽搐无力 、 尿钠排出量极低 、 泻物清稀如米泔水 、 津液伤亡 、 吐逆滑泄 、 卵石征 、 回盲瓣功能不全 、 黄绿稀溏 、 肠道吸收水分增加 、 分泌性腹泻 、 婴儿褐色或暗绿色的粘液便 、 胃肠功能不良 、 排水样血性大便 、 腹痛腹泻 、 大小便潴留 、 脂肪泻 、 稀便 、 生理性腹泻 、 爆发性水泻 、 营养不良性水肿 、 腹泻为水样带黏液恶臭无脓血 、 病毒性腹泻 、 水样便 、 习惯性腹泻 、 腹泻与便秘交替 、 寒性体质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经常乱吃东西的人,肠胃敏感的人 |
肠套叠 | 典型症状: 小儿哭闹不安 、 血运障碍 、 精神萎靡 、 反射性呕吐 、 肠道功能紊乱 | 多发人群:急性常见于4~10个月婴儿,慢性常见于成人 |
直肠脱垂 | 典型症状: 肛门坠胀 、 肛门疼痛 、 排便不尽感 、 里急后重 | 多发人群:幼年期,老年期,久病体弱和身体瘦高者,女性高于男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