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分析毛细血管瘤
1970-01-01 08:00 来源:39健康网
仔细观看了毛细血管瘤就可以了解到,毛细血管瘤经常会出现在婴幼儿四肢和头面部,那么大家是否都了解了吗?以下就为您介绍。
颜色鲜红或者暗红,明显凸出皮肤表面,其自身也凹凸不平而且面积会不断扩大,用手摸起来温度会高于周围的皮肤,用手挤压则血色消退,有些家长发现孩子身上长出小红疙瘩,原本以为是被蚊虫叮咬的,不去理会,没想到小红疙瘩越长越大,最后到医院一查,竟然是毛细血管瘤!入夏以来,到医院就诊的婴幼儿毛细血管瘤患者增多,其中竟有四成是被家长当成蚊虫叮咬的红疙瘩或胎记。
“红疙瘩”长得快,4个月就盖住眼了,这就是1岁的广州男孩光仔(化名)几个月前上眼皮长了一个鲜红色的小疙瘩,表面像杨梅一样有很多细小颗粒。家长以为是蚊子叮咬的,没放在心上。没想到4个月来,小疙瘩越长越大,近日到医院就诊时竟然已覆盖了孩子的眼睛和眉毛一角。专家介绍,光仔被确诊为草莓状毛细血管瘤,医生在瘤体表面采用核素90锶进行治疗,方才控制住疯狂生长的瘤子,使其萎缩。 血管瘤在婴幼儿中发病率较高,新生儿中有2%~5%发病,其中以毛细血管瘤最多,也最容易被忽视。专家表示,这种血管瘤出现之初有较小的鲜红色草莓状血管瘤和面积较大的紫红色海绵状瘤之分,通常生长速度很快。
近期来就诊的患儿最大的两岁,最小的只有几个月,血管瘤多出现在头面部、四肢。他分析,夏天孩子穿得少,容易暴露出来,但因血管瘤生长初期与蚊虫叮咬的红斑或胎记很相似,因此容易被忽视。有些家长直到血管瘤被孩子挠破出血,发生感染后才来就诊。
医生提醒,家长应仔细观察,注意区分两岁以下婴幼儿身上长出的红斑或红疙瘩。若颜色鲜红、凸出皮肤表面,疙瘩、红斑表面凹凸不平,且面积不断增加,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通过以上的了解希望能帮助您了解毛细血管瘤是什么,如果确定得了毛细血管瘤,那最好能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