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 全面掌握其知识
1970-01-01 08:00 来源:39健康网
肠息肉是肠腔内黏膜表面的隆起性病变,常见于直肠和乙状结肠。肠息肉有两种类型是我们必须重视的,限流性息肉以及家族性息肉,前者可发生癌变,后者是一种癌前病变。对于肠息肉的引发原因,症状以及治疗,我们都要了解清楚,这样当你遇到肠息肉才不会因此而慌张。
肠息肉
肠息肉的发生于遗传因素的关系很大,突变基因可由父母遗传,且不分性别;饮食因素,细菌和胆酸相互作用可能会形成肠息肉;炎症刺激,肠粘膜的炎症充血,直肠粘膜长期被炎症刺激,可引起肠粘膜的息肉生成;粪便、异物刺激和机械性损伤,从而损伤直肠粘膜,使细胞出现异常增生,形成肠息肉。
肠息肉
便血是肠息肉的主要表现,一般出血量少,可是鲜血,也可夹杂血丝在粪便中;出现肠道刺激的症状,如腹部不适、腹痛、腹泻等;当肠息肉较大且数量多时会出现脱垂的症状,患者排便动作牵拉及肠蠕动刺激,也可并发直肠脱垂。一般无任何症状的肠息肉,位置较高;当息肉发炎,表面腐烂,大便时往往有鲜血及粘液随粪便排出;多发性息肉伴有腹痛,腹泻,如有继发性感染,稀便内常见泡沫,秽臭,有时带脓血及粘液里急后重。
肠息肉
肠息肉患者若没有任何症状,治疗应该根据是否有癌变的倾向,选择适当地治疗方法,可进行切除手术;对于有症状的肠息肉,就要做出相应的治疗,可通过内镜或手术的方法切除。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等则无需特殊治疗。患者在治疗后要合理膳食,保证营养全面而均衡,饮食尽量清淡,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戒除烟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