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怎样传播?
1970-01-01 08:00 来源:39健康网
手足口病有多种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的飞沫)、排泄物、疱疹渗出液,及受到污染的毛巾、餐具、文具等物品共用或肢体接触造成传染,具体可分为空气传播与接触传播两种。
一、空气传播
空气传播多发生在人流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室内,如学校的课室、食堂等,故应注意经常打开门窗通风透气,避免集体感染。此外,手足口病患者也应避免前往人流密集的场所,外出应佩戴口罩,防止病毒通过空气快速传播。
二、接触传播
接触传播包括肢体接触与共用物品两种。应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换洗衣物,对于公共物品应提高消毒频率,包括地板、墙壁、桌椅、餐具、玩具等,都应及时消毒,防止病菌残留,留下传染隐患。
手足口病四季均可发病,可见病毒传播力之强。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具有高感染性,但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而成人往往具备相应抗体故不宜发病。相反,低龄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婴幼儿,则是手足口病的一级易感人群,幼儿园的集体发病几率最高。在手足口病的预防中,儿童应成为重点关注对象。根据手足口病的传播特点,培养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便能保护孩子远离手足口病的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