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神经萎缩的中医疗法

视神经萎缩的中医疗法

视神经萎缩的中医疗法?视神经萎缩不是一种单独的疾病,它是视神经各种病变及其髓鞘或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及其轴突等的损害,致使神经纤维丧失、神经胶质增生的最终结局,为病理学通用的名词。

  视神经萎缩的中医疗法?视神经萎缩不是一种单独的疾病,它是视神经各种病变及其髓鞘或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及其轴突等的损害,致使神经纤维丧失、神经胶质增生的最终结局,为病理学通用的名词。一般发生于视网膜至外侧膝状体之间的神经节细胞轴突变性。由于神经纤维的蜕变及萎缩,病人多有视功能的减退、视野的缩小。专家指出,目前治疗视神经萎缩的方法有很多,患者需要去正规医院选择科学的治疗方法,这样才能保证治疗的效果。

  视神经萎缩的中医治疗方法:

  (一)取穴

  主穴:视区。

  (二)治法

  用28号2寸针,快速刺入并推进至所需深度。两侧均刺,然后接通电针仪,连续波,频率为240次/分,强度以可耐受为度,通电20~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间隔3~4天,再进行下一疗程。

  体针(之一)

  (一)取穴

  主穴:新明Ⅰ、球后、风池。

  配穴:新明Ⅱ、内睛明、瞳子髎、翳明、攒竹、光明、百会、肝俞。

  内睛明位置:目内眦之泪阜上。

  (二)治法

  主穴,每次仅取1穴。可始终用1穴,亦可交替轮用。配穴每次取1~2穴,其中新明Ⅱ,一般与新明Ⅰ相配。

  操作方法为:新明Ⅰ进针时,应先将耳垂向前上推拉,针尖向前上方呈45度角,快速刺入,缓慢送针至下颌骨髁突后侧面,深度约1~1.5寸左右,耐心寻找满意针感。当针感出现后,即应用热补手法,紧插慢提结合捻转,诱导针感至眼区,以眼球出现热胀闪电感者为佳,施手法1~2分钟,出针,不留针。球后穴选30号2~2.5寸长毫针,速破皮刺入皮下,针尖沿眶下缘略右后上方刺入1.5~2寸左右,待患者觉眼部有酸胀感或有眼球突出感,不加捻转提插,留针10分钟。风池穴以左手按准穴位,右手将针速刺或捻转进穴,针尖宜朝同侧瞳孔直视方向,进针1~1.5寸左右,用提插捻转手法,使针感逐步向眼区或前额放射,然后向下插针1~2分深,拇指向前捻转3~9次,即可产生热感,如无热感向眼区放射,可反复进行3~5遍。留针15分钟。新明Ⅱ针尖向额部垂直刺入深度约5~8分深,当出现酸、麻、沉胀感后,应用快速捻转结合提插手法,先以紧插慢提结合捻转之补法运针1分钟,再以均匀提插结合捻转之平补平泻法运针半分钟,最后用紧提慢插结合捻转之泻法运针半分钟,即予出针。内睛明穴用30号毫针沿眶内侧壁直刺,用压针法,轻刺缓压,徐徐进针,至出现针感留针。其余眼区穴,用类似手法。肢体穴进针得气后,施平补平泻手法。上述穴位,除已标明的,均留针15~3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5次为一疗程,停针5天,再继续下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疗效判别标准:基本治愈:视力恢复1.0以上,或在原视力基础上提高5行以上,或者0.01以下,提高到0.2以上,视野扩大25度以上;显效:视力提高3行以上,或由原视力提高10倍以上,视野扩大15度以上;有效:视力稍有提高,但不及显效;无效:治疗前后未见变化。

  以上法治936例,共1 680只眼。其总有效率在64.0~88.8%之间。其中698例共1 252只眼按上述标准评定,基本痊愈103只(8.2%),显效112只(9,0%),有效586只(46.98%),无效451只(36.0%),总有效率为64.0%。发现采用热补手法促进气至病所者,疗效较为满意。

  穴位激光照射

  (一)取穴

  主穴:球后、翳明。

  配穴:内睛明、瞳子Liao、足光明、三阴交。

  (二)治法

  每次取1主穴,1~2个配穴。用氦氖激光针灸仪行刺入式照射,将输出功率为2毫瓦的光针和针尖调整至红光集中一点,放入75%酒精内消毒10分钟,再刺入所选穴位,得气后照射10分钟。每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日。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25例共39只眼,结果:显效11眼,有效19眼,无效9眼,总有效率为76.9%。

  体针(之二)

  (一)取穴

  主穴:眶上穴、接力穴、前额中点透印堂。

  配穴:太阳、率谷、风池、外关。

  眶上穴位置:眶上内1/3和外2/3交点处。

  接力穴位置:枕骨粗隆与耳尖联线中点。

  (二)治法

  主穴均取,据症配配穴。眶上穴用2寸针,针弯30度左右沿眶上壁向视神经孔方向刺入1.5寸或1.7寸深,不作手法;接力穴以2.5~3寸毫针向风池方向刺入,进针2.5寸左右,用捻转法,20分钟后再捻转1次;前额中点透印堂用2寸针,进针1.5寸左右,手法同接力穴。配穴常规针法,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治110例164只眼,结果,痊愈12只眼,显效71只眼,有效39只眼,无效42只眼,总有效率74.4%。并发现年龄小,病程短者疗效好。

  穴位注射

  (一)取穴

  主穴:承泣、球后。

  配穴:风池、大椎、哑门。

  (二)治法:

  药液:维生素B12(100毫克/毫升),乙酰谷酰胺(100毫克/2毫升)。

  每次选主穴和配穴各1穴。穴位可轮流应用。主穴每穴注入维生素B12 0.5毫升,配穴注入乙酰谷酰胺1~2毫升。注射方法:均用5号齿科针头承泣或球后穴,应先用左手食指将眼球推向上方固定,然后沿眼眶下缘慢慢刺入0.7~1.5寸深,有得气感后,缓缓推入药液。风池穴直刺,略斜向下,深1~1.5寸;大椎直刺,针尖微斜向上;哑门,患者头部微向前倾,针尖对准下颌骨方向,均徐徐刺入1~1.5寸,推入药液。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7~10天。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