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匿型肾小球肾炎 中医辨证治疗
1970-01-01 08:00 来源:39健康网
隐匿型肾小球肾炎又称隐匿性肾小球疾病,其病程比较长,以无症状性蛋白尿和血尿为主要症状表现,多不伴有水肿、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的一种疾病。目前其病因还未确认,但是可以知道的是其与人体的免疫有关,对于该疾病我们除了要积极治疗外,还要预防控制感染,引起肾小球疾病的诱因有上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上去注意预防。下面我们来看看本病的中医辨证治疗吧。
隐匿型肾小球肾炎
一、脾肾气虚型。[病因病机]饮食不节,或后天失养,或营养不良等致脾胃虚弱,或者因先天不足或脾病及肾,导致无症状性蛋白尿。[临床症状]面色淡黄,精神稍差,腰酸乏力,纳呆,气短,肢沉便溏,夜尿频多,小便色清。舌苔淡,边缘有齿痕,脉沉弱。[治疗方法]治宜益肾健脾。可用地黄汤之类。偏脾虚者可用参苓白术散加味;偏肾虚可选五子衍宗丸。
二、气阴两虚型。[病因病机]脾气虚损或脾肾气虚,或肾阴不足日久,均可转化为气阴两虚。临床表现既有脾气虚损之征,又有肾阴不足症状。[临床症状]乏力,腰膝酸软,手足心热,口干喜饮。舌略红,苔薄有齿痕,脉沉细。或见畏寒而手足心热,或下半身凉而上半身热,口干饮水不多,大便先干后稀等。[治疗方法]治宜益气滋肾。方选大补元煎、参芪地黄汤加减。
三、肾阴亏虚型。[病因病机]本型可为阴虚导致,亦可为其他类型转化而来。无论是肾气亏虚还是气阴亏虚导致的无症状性蛋白尿,精微遗泄日久也会导致肾阴亏耗。[临床症状]面色潮红,手足心热,口咽干燥,腰酸,口渴喜饮,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红无苔,脉沉细。[治疗方法]治宜滋养肾阴。方用知柏地黄丸或大补阴丸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