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锥切术对生育的影响
1970-01-01 08:00 来源:39健康网
在过去的数十年中,宫颈锥切术广泛用于宫颈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尤其是有效的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intraepithe- lialneoplasia,CIN),为有效降低浸润性宫颈癌的发生率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宫颈锥切术中也有很多方法,其中包括有冷刀法、激光法和宫颈环形电切除术(loopelectrosurgicalexcisionpro- cedure,LEEP)等。随着宫颈锥切术的普及,其对妊娠及妊娠的结局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广大患者及妇产科医生们的关注。
1 对生育能力的影响 因宫颈疾病日趋年轻化,行宫颈锥切术后是否影响生育能力已成了人们关心的热点。目前,对此国内外学者都有不同的观点。有学者认为不应在有生育要求的妇女中行宫颈锥切术,因为宫颈锥切术后会导致宫颈狭窄,从而阻碍了精子进入宫腔中,另宫颈锥切术破坏了宫颈的黏液腺,增加了感染的几率,这些都会增加不孕的几率。但近年有学者认为宫颈锥切术不会引起患者继发不孕。MaijaJakobsson等经对大量病例研究发现,在使用宫颈锥切术后,未明显增加使用体外授精(IVF)的几率,其研究结论是宫颈锥切术后无明显降低生育能力。国内学者贺豪杰等对111例因CIN行宫颈锥切术的患者进行随访,其中术后的妊娠率为74%,与术前的相比,无明显差异。我院对 192例不孕合并慢性宫颈病变患者进行LEEP锥切术后随访, 其中有42例在术后6月自然妊娠,妊娠率为21·88%,经对合并有宫颈病变患者行宫颈病变治疗后提高了妊娠几率,分析其原因主要是针对不孕原因———宫颈病变进行治疗,改善宫颈内环境,从而提高受孕率。
2 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对流产的影响 近期有研究小组对200例进行宫颈锥切术后妊娠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有19例患者在孕中期发生自然流产,其发生率为9·5%。Jakobsson等对25000个使用宫颈锥形切除术治疗CIN的孕妇进行研究,发现小于孕28 周发生流产的相对风险度为1·74,95%的可信区间为1·30~ 2·32。可见宫颈锥切术能明显增加流产的几率,并认为与子宫颈切除范围有一定关系。
以上是本文章的全部内容,要了解更多可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39疾病百科官方微信进行查询,随时随地获取最权威的疾病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