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调理
1970-01-01 08:00 来源:39健康网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肠道功能紊乱的疾病,患者经常持续性或间歇性发生腹泻或便秘,难以根治。发病原因与精神因素有关,也可能与细菌感染,受寒有关。中医讲究内部的调理,中医认为瘀阻肠络,脾胃虚弱、阴虚、阳虚,肝脾不和,寒热夹杂,肝郁气滞等都是引起肠易激综合征的原因。因此要分证进行调理,下面为大家介绍比较常见的几种。
瘀阻肠络:表现为持续的腹泻,大便粘滞,腹部刺痛,疼痛的部位固定,如果大量按腹部,会产生距离的疼痛,患者脸色灰滞,舌头暗红或暗紫。此症需要化瘀通络,和营止痛。可以服用少腹逐瘀汤加减。
脾胃虚弱:患者经常在用餐之后发生腹泻,腹部隐隐作痛,一般在腹泻之后,疼痛会得到缓解。脸色蜡黄,毫无光泽。治疗需要健脾益气,和胃渗湿。选用选参苓白术散。
阴虚:主要症状是便秘,一般几天才排便一次,用力按腹部会出现胀痛,人体消瘦,口干,尿频色黄。患者常常会失眠,焦虑等。患者需要养阴润便。可选麻仁丸、增液汤加减。
肝脾不和:患者精神紧张,常常受到消极的情绪影响,腹痛腹泻,胸部涨闷,食欲下降。此症需要抑肝扶脾,调和气机。可用痛泻要方合四逆散加减。
肝郁气滞:主要症状为腹痛便秘,排便艰难,情绪不稳,经常发怒。需要顺气行滞,降逆通便。方选六磨汤或柴胡疏肝饮加减。
肠易激综合征的反复发作与性情绪波动息息相关,患者尽量病程心境开朗,不要为小事情耿耿于怀,长期被负面消极的情绪笼罩,不仅会诱发肠易激综合征的持续发作,还可能引起身体的其他疾病,如抑郁症,狂躁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