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肠易激综合症
1970-01-01 08:00 来源:39健康网
肠易激综合征也叫做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肠道功能紊乱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腹泻或便秘,具有持续性和间歇性发作的特点,根据症状分类,可以分为腹泻主导型,便秘主导型以及腹泻和便秘交替型三类。导致肠易激综合征的发作,不一定与细菌入侵有关,也可能是精神因素导致的。
引起肠易激综合征的因素有很多,常见的是胃肠道动力紊乱造成的,因为小炒运动异常,是周期明显缩短,空肠出现较多离散的丛集收缩波,且腹痛发作者中多数与之有关,这些变化在应激和睡眠中更为明显。也可能是肠道发生感染,这也是很多人出现腹泻的原因,大多数肠易激综合征都存在肠道感染史,在由各种病原(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引起的胃肠炎患者中有部分发生肠功能紊乱。如果正常人出现肠道感染,有10%几率会患上肠易激综合征。
除了常见的肠道功能原因,心理因素也是造成肠易激综合征发作的一大因素,精神刺激对于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是很大的,患者如果长期存在心理障碍,精神长期处于焦虑,紧张,悲伤等消极状态,就会诱发腹泻或便秘的经常性发作。精神因素在肠易激综合征症状的诱发,加重和持续化中起重要作用。
患者患上肠易激综合征,经常出现的是腹痛,腹泻,便秘,腹胀等症状,但由于肠易激综合征没有非常典型的症状,所以与一些器质性病变难以区分。需要注意的是,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发作的时候,通常不会再夜晚,一般睡眠之后,各种症状就会减轻,此情况可以与其他器质性病变作区分。
除了典型的症状,近半数患者有胃灼热、恶心、呕吐等上胃肠道症状,背痛、头痛、心悸、尿频、尿急、性功能障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