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性伴”易诱发新亚型艾滋病毒

“多性伴”易诱发新亚型艾滋病毒

同一对男男性行为者如有“多性伴”,会感染不同基因亚型的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病毒具有快速复制与基因重组能力,为此,“多性伴”会存在诱发新亚型病毒的风险。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近日传出消息:该院何纳教授领衔的艾滋病研究课题组,首次综合运用流行病学、分子生物学以及行为网络理论等科学方法,历经3年发现了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病毒的传播新机制。这一机制揭示:同一对男男性行为者如有“多性伴”,会感染不同基因亚型的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病毒具有快速复制与基因重组能力,为此,“多性伴”会存在诱发新亚型病毒的风险。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流行病学顶级期刊 《美国流行病学杂志》上。

  当前,我国艾滋病疫情特征呈现的动向表明:经性接触传播,已成为艾滋病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2008年,由卫生部牵头,在全国61个城市开展的 “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率调查”显示,该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率高达4.9%,其中5个城市感染率超过10%,个别城市甚至接近20%。2012 年,针对男男性行为人群的艾滋病哨点监测发现,该人群艾滋病感染率达6.7%;在个别大城市,男男性接触传播占新发艾滋病例的50%有余。专家表示,控制艾滋病病毒在男男性行为中的蔓延,直接关系我国艾滋病整体防控形势。

  课题组对100名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男男性行为者,以及与其发生性接触的1534名男男性行为者进行逐级溯源追踪,历时3年多,成功绘制出以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为核心的 “男男性行为人群性行为网络图”和“艾滋病传播链图”,同时结合基因亚型分析,阐明了男男性行为人群中艾滋病传播的行为和分子机制。专家进一步解释,艾滋病有多个基因亚型,如果两个感染者所感染的亚型不同,则表明病毒感染来源不同;不同亚型的感染者如发生性行为,可能导致同一个体内混合两种不同亚型病毒,继而产生新的基因亚型或重组体,接着再借由个体的高危行为,进一步传播扩散。

  何纳教授表示,为防控艾滋病进一步蔓延,相关部门应对男男性行为者采取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比如进一步扩大对该人群的艾滋病病毒检测,尽早发现传染源,尽早启动抗艾滋病病毒治疗措施等。另悉,目前课题组已在男男性行为人群中启动“未感染前”药物预防艾滋病病毒的相关研究。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