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锻炼 如何避免受伤? - 健康之初


体育运动锻炼 如何避免受伤?

核心提示:“无论何时发生跑步伤,只要脚后跟着地,造成的伤害就更严重。”王文认为,跑步时一定要脚掌先着地,在这个过程中,脚趾可以稍向上抬一点,这样能够保护踝关节。

  广州亚运会即将开幕,羊城人民的健身运动热情也达到高潮。运动创伤专家在此提醒,运动有益于健康,参与运动的人越来越多,但对运动损伤的了解和防护却明显不足。专家建议,应对各项运动(尤其是剧烈运动)的特点有所了解,在运动中才能避免或减少受伤。

  足球

  最易受伤部位———踝

  足球比赛中的激烈对抗是足球运动的魅力所在,同时也是造成损伤的一大原因。足球运动是创伤发生率最高的运动项目之一。外伤程度,最轻的是擦伤,重的可有骨折、脱位、扭伤等。

  “在足球运动中,除一般常见的擦伤及挫伤外,踝关节的扭伤最常见。”王文说,“发生运动损伤时,多见于突然变向或起跳落地时踩在其他运动员的脚上,导致外侧韧带撕裂,导致剧痛、肿胀。”

  专家建议:

  1、跳起落地时,有意识地使两脚分开,重心控制在两脚之间,尽量使双脚同时着地。

  2、当脚踩到球上或他人脚失去平衡时,应立即顺势倒下,做好自我保护动作。

  3、平时加强踝关节肌肉韧带的力量练习,如负重提踵、跳绳和足尖走等。

  4、一定要加强保护,比如穿皮足球鞋、足球袜等等。在上场时,队员都必须装备齐全,增强保护意识。足球场地凹凸不平,易扭伤或滑倒,因此最好到绿草地上踢球。

  乒乓球

  最易受伤部位———腰

  乒乓球运动发力的来源主要是腰部,在打乒乓球过程中,最常发生运动损伤部位的为腰部,其次是肩部和膝部。

  在打乒乓球的过程中,上体前倾,骶棘肌长时间处于收缩紧张状态。如果在运动结束后又不注意放松腰骶部,会导致积劳成损。

  另外,发球、回球几乎每一次击球,都离不开转腰这个动作,而这些腰部活动多以大肌肉群为主,大肌肉群一般远比小肌肉群难“动员”,准备活动不充分,大肌肉群的惰性尚未克服,也是造成腰部运动损伤的一个重要原因。

  专家建议:

  1、准备活动要充分,让身体热起来,给肌腱和关节增加润滑度,如果肌肉没有得到充分预热活动便发力过猛,就有可能造成腰部损伤。

  2、运动后要注意放松腰骶部,做一些局部的热敷和按摩,加速血液循环。

  羽毛球

  最易受伤部位———肩

  在外行看来,羽毛球是一项“温和”的运动,步伐轻盈,姿态优美,好像运动量不是很大,这是错觉!就说林丹的羽毛球扣杀,时速高达280公里以上,这得用多大的劲儿啊!王文指出,“在大力扣杀时,极易发生肩部软组织损伤,其中又以肩袖损伤最为常见,约占肩部损伤的80%。”

  一般来说,羽毛球运动的慢性损伤多数是因为肩袖肌腱受到多次、反复的牵扯,使其微细损伤,逐渐劳损所致。而“大力扣杀”或“绕头顶扣杀”等动作很容易造成肌肉急性损伤。

  专家建议:

  1、平时注意肩部的柔韧性伸展训练,比如用一定重量的物品放在肘部,平举与肩同高,每次持续1-2分钟。

  2、准备活动充分,热身时可重点做肩关节的绕环、拉伸等动作。

  3、戴一个护肩,这跟戴护膝一样也能减少羽毛球运动带来的损伤。

  篮球

  最易受伤部位———膝

  篮球运动有一个特点———防守滑步。滑步的时候处于半蹲位,膝关节弯曲,长期这样左右滑步的动作,易使关节面磨损,侧副韧带松弛。另外,打篮球过程中,反复的起跳、落地对膝关节也有很大的冲击,尤其是起跳瞬间,膝关节要承受比体重重2-3倍的重力。所以,经常打篮球的人,到了30-35岁的时候,在爬楼梯或者下蹲时膝关节会出现疼痛。

  专家建议:

  1、适当的热身是十分必要的。像跳跃训练、跑步、快走等热身运动能帮助肌肉塑性,避免拉伤和其他的运动损伤。

  2、准备活动要充分,打篮球前应该在场地慢跑2-3分钟,让体温升高,此时关节腔内的润滑液分泌逐渐增多,否则,润滑液少关节就易受损。

  3、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场上各人的位置有敏锐的观察能力,避免或减少冲撞的发生。

  跑步

  最易受伤部位———脚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骨科副主任、运动创伤博士王文说,跑步最常见的是足部损伤,其次为胫骨、膝关节、髋关节和脊柱的损伤。

  专家建议:

  1、“无论何时发生跑步伤,只要脚后跟着地,造成的伤害就更严重。”王文认为,跑步时一定要脚掌先着地,在这个过程中,脚趾可以稍向上抬一点,这样能够保护踝关节。

  2、跑步时,步伐别太大,注意收缩腹部肌肉,跑步前最好做一些能锻炼腹部肌肉的热身动作,如蹲跳等。

  3、一双适合自己的好跑鞋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这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面对身体的应力刺激。

  ■相关链接

  RICE———处理运动损伤的原则

  在处理挫伤(撞伤)、肌肉拉伤、关节扭伤、脱位及骨折等运动伤害时,谨记“RICE”原则———

  R=Rest(休息)

  RICE的第一个字母R代表Rest(休息)。(一般损伤1月左右)要求受伤后好好休息,以便促进较快的复原。如果没有痊愈就带伤上阵,这会使伤病反复出现最后成为陈旧性劳损,将很难痊愈了。

  I=Ice(冰敷)这一点最关键!!

  冰敷袋置于受伤部位,受伤后48小时内,每隔2-3小时冰敷20-30分钟。冰敷时皮肤的感觉有四个阶段:冷→疼痛→灼热→麻木,当变成麻木时就可以移开冰敷袋。

  冰敷使血管收缩,减少伤处的肿胀、疼痛及痉挛,受伤之后立即使用冰敷及减少肿胀关系着复原时间的长短。

  C=Compression(压迫)

  以弹性绷带包扎于受伤部位,例如:足、踝、膝、大腿、手或手腕等部位,来减少内部出血。

  包扎压迫时,从伤处几寸之下开始往上包,大约以一半左右做螺旋状重叠,以平均而加点压力的方式逐渐包上,但经伤处则较松些。观察露出脚趾或手指的颜色。疼痛、皮肤变色、麻痹、刺痛等症状出现,表示包太紧,应解开弹性绷带重包。

  E=Elevation(抬高)

  抬高伤部加上冰敷与压迫,减少血液循环至伤部,避免肿胀。伤处应高于心脏部位,且尽可能在伤后24小时内都抬高伤部。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