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为出现在儿童或成人面部或生殖器的硬下疳样损害。1934年,Hoffman首次描述本病。1957年,Frain-Bell报道了3例,他认为凝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能是病因。但其他细...
就诊指南>>蛰伏脂瘤(hibernoma)又叫棕色脂肪瘤(brown fat tumor)是由棕色脂肪细胞组成的良性瘤。棕色脂肪存在于哺乳动物及人类胎儿期,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本病极罕见,多发生于20...
就诊指南>>灰泥角化病(stucco keratosis)又称手足背疣(verruca dorsi manus et pedis)1958年首先由Kocsard报告。
就诊指南>>本病由于光感物质进入机体的途径不同,在临床上可分为光接触性皮炎和光线性药疹两种,其中又各分为光毒性和光变态反应性皮炎两型。
就诊指南>>角层下脓疱性皮肤病(subcorneal pustular dermatosis)又称为Sneddon-Wilkison病,是一种慢性良性复发性脓疱性皮肤病,中年妇女多见,病理变化为角层下脓疱,1956年由Sneddo...
就诊指南>>小儿药物性皮炎(dermatitis medicamentosa)又称小儿药疹(drug eruption),是指药物经各种途径(如内服、注射、吸入或塞入等)进入小儿体内,引起的皮肤或黏膜的炎症反应。严...
就诊指南>>结缔组织增生性毛发上皮瘤(desmoplastic trichoepithelioma)以往认为本病为单发性毛发上皮瘤,但它具有足够的临床和组织学特征,因而可认为是毛发上皮瘤的一种特殊型。
就诊指南>>鳄皮婴儿综合征(a1ligator baby syndrome)又称Carini综合征、Seeligman综合征、层状鱼鳞癣综合征、新生儿层状表皮剥脱综合征、先天性鱼鳞病样红皮病、火棉胶婴儿(collodion...
就诊指南>>溃疡性皮肤结核(tuberculosis cutis verrucosa)又称结核性溃疡(tuberculosis ulcer);腔口部皮肤结核(tuberculosis cutis orificialis)。多发生在内脏有活动性结核病灶,同...
就诊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