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走你听力的 不只是时间 - 健康之初


偷走你听力的 不只是时间

核心提示:医学专家提醒,目前医学上对于逆转神经损伤导致的听力下降并没有十分有效的方法,与其等到以下这些因素偷走了你的听力,不如从年轻时就留心保护。

  人的听力大多从60岁开始退化。有调查发现,我国有七成以上的六十岁老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

  除了无法阻挡的岁月脚步,还有哪些原因会悄悄偷走你的听力?

  医学专家提醒,目前医学上对于逆转神经损伤导致的听力下降并没有十分有效的方法,与其等到以下这些因素偷走了你的听力,不如从年轻时就留心保护。

  在噪音中工作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咽喉科医院戴春富教授告诉记者,在他的患者中不乏因为年轻时长期处在噪音环境中工作而比普通人更早出现听力衰退的患者。

  研究表明,37%的听力残疾与噪声伤害密切相关。长期的噪声刺激会使人的听觉器官经常处于兴奋状态,从而产生疲劳。噪声还会使脑血管处于痉挛状态,容易导致听觉器官供血不足,进而致聋。除了影响听力,长期被噪声刺激,还会令人心烦意乱,血压升高,出现神经衰弱。

  调查发现,城市居民耳聋的发病明显早于农村。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长期噪音损伤导致耳蜗内环境发生病理性改变是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噪声水平的增加,这种现象正越来越明显。

  常在吵闹环境中用耳机

  听力减退不仅仅是老年人面临的问题。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因噪声导致听力损伤的青少年就达500万人。对于年轻人来说,娱乐性噪音对听力的潜在伤害常常被忽视。

  戴春富教授提醒,眼下有不少年轻人习惯在生活中长时间塞着耳机,吃饭、走路、坐地铁或公共汽车时总喜欢听音乐或看电影。事实上,在地铁等高音量环境中长时间用耳机听音乐,特别容易损伤内耳,因为你会不由自主地把音量调高从而盖过环境中的噪音。

  一般来说,用耳机的时间每次最好不要超过20分钟,而且要尽量使用耳罩式耳机,而非插入式耳机。音量不宜超过50分贝。

     吃得太好

  听力和饮食也有关系?

  答案是肯定的。经常吃高油、高脂肪、高热量食品的人会比常人更容易患上动脉硬化、高血脂等血管疾病。一旦出现动脉硬化,大量胆固醇就容易积聚在血管壁上,导致血管渐渐硬化和变窄,这自然也会影响听觉系统的供血。血粘度增高,则会加速微血栓形成,日积月累可能会堵塞内耳血管,造成缺血、缺氧,加速听力的衰退。

  除了动脉硬化、高血脂之外,高血压、糖尿病也被证实是影响听力的危险因素,而这些所谓的“富贵病”都与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关系密切。

  经常挖耳

  在许多人看来,挖耳是个既卫生又挺舒服的习惯,殊不知,这是一个高风险的不良习惯。

  挖耳时一旦用力不当,就容易造成外耳道损伤、感染,进而造成外耳道炎症,引起耳部疼痛,严重者就有可能造成听力减退。此外,常掏耳朵还容易使外耳道的皮肤角质层肿胀、阻塞毛囊,使细菌易于生长,导致耳道奇痒。如果引发外耳道的皮肤长期慢性充血,耳屎反而会更多。

  在大多数情况下,根本不用担心外耳道的分泌物会阻塞耳道,影响听力。这些分泌物其实能很好地保护外耳道。当感到耳道奇痒时,可用小棉签浸少许甘油或酒精轻擦耳道。

  滥用耳毒性药物

  链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等抗菌素,部分抗癌药,部分解热镇痛药物等都具有一定的耳毒性。如果滥用,可能会引起耳聋。

  老年人随着生理功能的减退,对药物的吸收、清除、免疫能力和耐受力等都有所下降,因而对耳毒性药物的作用十分敏感。建议最好能尽量避免应用上述耳毒性药物,以免对听力造成损害。如果必须使用,一定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一般来说,剂量不要过大、疗程不能太长。

  经常吸烟酗酒

  经常吸烟的人出现听力下降甚至耳聋的年龄不但会提前,而且症状会更严重,因为烟中的尼古丁会刺激神经系统引起血管痉挛,导致内耳血供不足、感觉神经系统蜕变和萎缩。

  沉迷酒精也是听力的大敌。戴春富教授告诉记者,严重醉酒后出现听力突然下降甚至耳聋的例子并不鲜见。

  精神紧张、过度疲劳

  过度疲劳、情绪经常处于紧张、激动的状态也有可能影响听力。由于精神因素导致听力下降甚至突聋的例子,在工作忙碌的中青年人中正越来越多见。

  延伸阅读

  听力下降,有三个小信号

  视力出了问题,人往往能很快意识到,但听力一旦出现下降,尤其是轻微的下降时,大都难以感知。以下易被忽视的信号,该留心一下:

  一、一对一与人交流时,觉得听力毫无问题,但在和一群人交流时,听清别人说话就有点费力。

  二、看电视机或听音乐时总是不自觉地调大音量。

  三、与别人交流时,总是倾向于看对方的口型来辨别他的话。

  保护听力,学会吃与动

  日常饮食中多摄入抗氧化剂,如辅酶Q10、维生素C、维生素E,可改善听力。

  坚持锻炼,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从而使内耳血液供应得以改善。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