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瞄上年轻人 预防要从孩童时代抓起 - 健康之初


骨质疏松瞄上年轻人 预防要从孩童时代抓起

核心提示:骨质疏松的发病率已紧随糖尿病、老年痴呆,跃居老年疾病第三位。而我国骨质疏松的知晓率、诊断率、治疗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骨质疏松的潜在危险在儿童时期就存在,预防应从儿童抓起。人体在20岁以前获得90%以上的骨密度,在20至30岁达到最强健时期。40岁以后,骨质流失的速度超过形成速度,骨质变脆。

  骨质疏松,这种大家眼里的老年病开始缠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市第二医院主任医师费锦萍说,年轻患者占骨质疏松门诊量的比例一年高过一年,现在占到三成多。

  二十岁年轻人患骨质疏松

  一名20岁的小伙全身浮肿一周后,才到医院就诊。医院诊断的结果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服用了3个月的糖皮质激素治疗肾病后,他出现明显的腰腿疼痛,做骨密度测定提示为:骨量减少。半年后他的腰腿疼痛加重,骨密度测定提示为骨质疏松。

  一名36岁的女士反复手关节疼痛3年多时间,到市第二医院做了手指X光线检查,发现除了手指关节破坏,还有骨质明显疏松。骨密度测定提示:这名女士患有严重的骨质疏松症。

  年轻人的骨质疏松,有原发性的,但大部分是继发性骨质疏松症。费锦萍说,由于疾病、药物等原因所致,继发性骨质疏松比原发性骨质疏松起病更年轻、发展更快,危害更大。尽早发现,尽早治疗,至关重要。引起继发性骨质疏松的药物除糖皮质激素外,还有免疫抑制剂、抗惊厥药、抗癌药、含铝抗酸剂、甲状腺激素等。引起继发性骨质疏松的疾病除类风湿关节炎外,还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性腺功能减退症、多种慢性肾脏疾病、胃肠疾病和营养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及各种原因所致的偏瘫、截瘫、运动功能障碍、长期卧床等。

  为何“不断补钙依然缺钙”?

  看到骨质疏松,一般人会想到补钙。然而,“不断补钙依然缺钙”的现象始终存在。我国人多食谷物,少食含钙丰富的乳制品,而钙是一种不能在人体自行合成的营养素,必须依靠外界供给,膳食结构直接影响到人体对钙的吸收和利用。这正是中国人容易缺乏钙的重要因素。

  秋季正是补钙的最佳时期。但如果不掌握科学的方法补钙,即使服用大量钙剂,也难以达到理想的补钙效果。

  户外活动少,脑力劳动繁重,少动多静,饮食太过精细,维生素D摄入量过少等,导致患有骨质疏松的人越来越多。

  接受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可使人体皮肤产生活性维生素D。具有活性的维生素D是骨骼代谢中必不可少的物质,还可促进钙在肠道中吸收。

  医学专家说,除了饮食上多摄入富含钙质及维生素D的食物,还得在阳光下多做户外运动。户外晒太阳最佳时间在上午9时至10时、下午4时至5时两个时间段。

  预防,从孩童时代抓起

  专家说,骨质疏松的潜在危险在儿童时期就存在,预防应从儿童抓起。人体在20岁以前获得90%以上的骨密度,在20至30岁达到最强健时期。40岁以后,骨质流失的速度超过形成速度,骨质变脆。

  医生再次强调,年轻时应该加强运动,使骨量尽可能达到最高峰,这样将来患骨质疏松的风险就会大大下降。

  预防骨质疏松小贴示

  预防骨质疏松症应从三方面着手:一是从儿童期开始,每天喝一袋牛奶,进食豆类蛋白3两,碳水化合物6至8两,蔬菜、水果1斤;二是通过经常的户外活动和晒太阳,获取足够的维生素D;三是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监测,如有遗传因素的人,过于消瘦的人,做了子宫卵巢切除、闭经早的人,嗜烟酒的人,患有内分泌疾病以及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长期卧床的人等,都属高危人群,要定期监测骨密度。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