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35岁骨头就开始“松”了 - 健康之初


小心35岁骨头就开始“松”了

核心提示:我国目前有7000万人患有骨质疏松症,20%的女性和14%的男性为骨质疏松症患者。60岁以上人群中,骨质疏松的发病率是56%。如何认识骨质疏松?人们普遍存在着三大误区。

  现在社会,人们的营养水平不断提高,但骨质疏松的发病率却呈现居高不下的现象。专家表示,骨质疏松是“无声的贼”,多在中老年高发,而在年轻人群中则表现为使用改骨龄的药物。“改骨龄的药物多为生长激素,通过这种方式来改变骨龄。使用激素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过了骨密度峰值年龄,就该注意补骨了

  调查显示,我国居民平均在35岁左右时达到自己的骨峰值。“这个峰值出现得晚,骨骼衰退年纪就靠后,在同等条件下,你出现骨骼相关疾病比如骨质疏松的年纪也会晚一些。我们每个人出生后,最初骨量和骨密度是在不断增加的,但到了某一个年龄段后就不会再增加,反而随着年龄增加逐渐减少。这个最高峰就是骨峰值,也就是骨量处于最高峰的时候,或者通俗地说,就是一个人骨骼最结实、最健康的时候。”专家说道,目前,骨密度峰值年龄越来越早,办公室人群最为明显,这和白领平时“窝”在写字楼中不见太阳、多以开车代替步行,喝咖啡过多导致钙吸收太少的多种因素有关。

  关于“骨”的三大误区解读

  我国目前有7000万人患有骨质疏松症,20%的女性和14%的男性为骨质疏松症患者。60岁以上人群中,骨质疏松的发病率是56%。如何认识骨质疏松?人们普遍存在着三大误区。

  喝骨头汤≠长骨头

  “喝骨头汤不能防止骨质疏松,多喝骨头汤对中老年人没有任何好处,”专家提醒,骨头汤中存在着大量的胆固醇和脂肪,这会影响钙的吸收,“但16岁以前的孩子还是应该多喝骨头汤的,能够促进大脑发育。”

  补钙≠治疗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不是老年人特有的现象,也不能靠自我感觉发现骨质疏松症,应定期去正规医院进行骨密度检查,有助于了解骨密度变化。骨质疏松不是小病,应积极治疗,不能认为简单吃药就可以治愈,对于已经确诊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应及早到正规医院接受专科医生的综合治疗。

  易骨折≠不能运动

  不能认为骨质疏松容易发生骨折就不运动了,正常的骨密度和骨强度需要不断的运动刺激,体育锻炼对于防止骨质疏松具有积极作用。不能认为骨折手术后骨骼就正常了,骨折手术只是针对局部病变的治疗方式,而全身骨骼发生骨折的风险并未得到改变。

  练太极可增加骨密度

  对于如何预防骨质疏松,专家给出了“预防三部曲”,首先要做到的便是坚持运动,每天半小时在阳光下的活动必不可少,对老年人则建议要坚持一个小时。其次便是补钙,真正能被吸收的是元素钙,“钙质中一定要有维生素D,它能起到连接钙和骨头的作用。”而第三便是注意饮食。海鲜等食物极具“卖相”,但这些食物中的高蛋白会对人体钙的吸收造成阻碍。

  预防骨质疏松,真正的健康食品是什么呢?专家首推的食物便是豆类制品。“豆类制品、芝麻中含钙量最高,而富含维生素D的深海鱼油也是值得推荐的。”专家还透露了一个补钙“长个子”的小秘方,“女孩子在11-13岁,男孩在13-15岁时多补钙,可以长高3-5厘米。”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