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骨质疏松症如何诊断 - 健康之初


临床上骨质疏松症如何诊断

核心提示:骨质疏松症作为中老年朋友常见的一种疾病,有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之分,对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并不复杂,复杂的是对混淆成骨质疏松症的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

  桌子上放一堆水果,我们可以很轻松地分辨出橘子或是香蕉,因为我们脑海中对这些水果都有一套评判标准。对于疾病的认识也一样,我们需要将疾病分门别类,以便更好地认识和治疗它们。不过,相对于肉眼直观认识的各种水果,要直观认出某一种疾病就不那么容易了,于是疾病的诊断标准就应运而生。

  骨质疏松症作为中老年朋友常见的一种疾病,它有一套不断完善的诊断标准。就目前而言,对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可以从两个大方面来判断。

  首先,从临床症状上来说,一旦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并发症——脆性骨折,即可诊断为骨质疏松症。脆性骨折是指由非暴力性因素下引起的骨折,例如,从站立的高处或者较低处跌倒导致的骨折。脆性骨折是骨强度下降的最终体现,一旦发生,临床上即可诊断为骨质疏松症。

  其次,对于罹患骨质疏松症但还未发生骨折的患者,临床医生需要有一套“金标准”来准确判断和定义骨质疏松症,这就是目前临床上得到广泛认可的双能X 线吸收仪( DXA )测定的腰椎及髋部的骨密度值。

  参照 2011 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 推荐的诊断标准,基于 DXA 测定,骨密度值低于同性别、同种族健康成人的骨峰值不足 1 个标准差属正常;降低 1 ~ 2.5个标准差之间为骨量低下 (骨量减少 );降低程度等于和大于 2.5 个标准差为骨质疏松;骨密度降低程度符合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同时伴有一处或多处骨折时为严重骨质疏松。

  为了更直观地观察骨密度值,目前通常用 T-Score(T 值 ) 来表示,即 T 值 >=-1.0为正常, -2.5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对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是基于排除了其他影响骨密度或导致骨折的疾病而言的。

  准确来说,上述诊断定义的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而对于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及其他影响骨量变化的疾病,我们需要进行鉴别诊断,譬如甲亢、甲减、甲旁亢、糖尿病等引起的骨质疏松症状等。对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并不复杂,复杂的是对混淆成骨质疏松症的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当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好更完善的诊断标准会出现,弥补目前诊断骨质疏松症的不足。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