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用贴剂依症呵护“老寒腿” - 健康之初


外用贴剂依症呵护“老寒腿”

核心提示: 我们俗称的“老寒腿”就属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范畴。众所周知,每到阴天下雨、气候较凉时,患有“老寒腿”的人膝部就会隐隐地犯疼。可是,为何寒冷的冬季渐行渐远,膝部却酸痛不断?为何年纪轻轻也会患“老寒腿”?

  指导专家:雷仲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骨科主任

  “老寒腿”的3个误解

  误解 年轻人不患“老寒腿”

  长筒靴是小宁的最爱,每年冬季伴随她的都是短裙、长筒靴。然而,今年的她似乎不那么乐观,时不时感到膝部酸痛,春节过后膝部酸胀、疼痛的现象更加明显,而且觉腿部发沉,走路时间长了疼得更厉害,甚至需要坐下来休息休息。到医院检查,医生说是患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也就是“老寒腿”。小宁没弄明白:“老寒腿”不是老年人才患的疾病,为何年轻人也患?

  正解 顾名思义,虽然“老寒腿”在老年人群多发,但也不意味着年轻人就不发病,如果冬季不注意保暖,依然穿着短裙不顾膝部保暖,“老寒腿”就会找上门。

  误解 “老寒腿”不会复发

  初入冬,张女士就被诊断出患有“老寒腿”,但经过一冬的治疗和保暖,膝部疼痛症状完全消失了。最近随着天气转暖,张女士觉得继续穿厚重的保暖棉裤活动起来有些笨拙,于是就换上了薄薄的毛裤,结果不到一个星期膝关节又开始疼了。“‘老寒腿’不是好了,怎么又犯了呢?”张女士很疑惑。

  正解 老寒腿是与环境密切相关的疾病,冬春交替之际,尽管天气已不像冬季那么冷,但仍会有“倒春寒”的现象,膝部保暖仍然很重要。此外,即便是在夏季,长期吹空调、空调温度过低时,也会导致“老寒腿”复发。

  误解多练膝关节,“老寒腿”就会好

  张大爷两年前患上了“老寒腿”,虽然症状不严重,但在阴天下雨的时候膝部的疼痛总会影响他外出活动。于是,张大爷自创了“以毒攻毒”的办法——越是疼就越要多锻炼,常常做些蹲起、屈膝摇晃的姿势,但最近却发现膝关节疼痛越来越重了,难道运动方法错了?

  正解 适度的体育锻炼可增强腿部肌肉的力量、预防肌肉萎缩,但对于膝关节有损伤的“老寒腿”患者来说,如果运动姿势不对,往往会造成膝关节损伤加重。一般“老寒腿”患者,运动量以身体舒适、微量汗出为宜, 锻炼项目也以太极拳、慢跑、体操等为宜。

  “老寒腿”的4个诱因

  患上“老寒腿”后,基本上没有特效药物,西医大多是根据疼痛的程度服用消炎止痛药缓解症状,中医基本上也大多采用针灸、按摩、口服及外用药等方式止痛。然而,老寒腿会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越来越多,最终将达100%,因此,延后老寒腿发病时间是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而这一问题要从年轻时就开始预防。问病找原因,预防也一样,了解病因绕着走,同样能达到预防效果。

  诱因1: 外感寒邪

  症状表现:关节疼痛剧烈,疼痛部位较凉,用手摸起来感觉凉而不温,怕冷怕风,遇寒疼痛加重,遇热疼痛减轻,常伴关节拘急、屈伸不利。

  症状分析:中医认为“不通则痛”,感受寒邪后,经脉气血凝滞,运行不畅就会出现疼痛;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而阳气具有温煦机体的功效,受寒失于温煦后疼痛就会加重。与“热胀冷缩”道理一样,寒性收引,所以肢体感受寒邪后,就会有肢体关节拘急、屈伸不利的症状。

  生活建议:气温较凉时,每天坚持温热水泡脚。冬季、冬春交替、冬秋交替时,穿着不宜过少;夏季在空调房时间较长时,也要注意增加衣物;尤其要注意夏季夜间的保暖,不宜开着电扇、空调直接猛吹。

  诱因2: 因瘀致痛

  症状表现:关节疼痛,疼痛如刺,痛处不移,夜间疼痛加重,疼痛局部可见肤色紫暗,肌肤甲错,毛发不荣。

  症状分析:感受风寒湿邪痹阻经脉,或因气滞、痰浊阻滞,或气虚推动无力,或阳虚寒凝,都可造成气血不畅,不通则痛。又因为血瘀为有形之邪,所以疼痛会固定不移,而夜间血行缓慢,所以夜间疼痛加重。血瘀不能荣养肌肤,就可出现肌肤甲错、毛发不荣的症状。

  生活建议:避寒。

  诱因3: 痰湿进犯

  症状表现:关节肿胀疼痛,且疼痛固定不移,病程缠绵难愈。

  症状分析:湿邪痹阻、气血不畅,也会导致经脉不利,所以就会出现疼痛肿胀;而湿邪痹阻日久,聚而成痰,就会出现肿胀。湿性粘滞,中医常用“如油裹面”来形容湿性粘滞的感觉,可见其病程的难愈的程度。

  生活建议:尽量避免冒雨、涉水、长期居住潮湿的环境。

  诱因4: 阳虚疼痛

  症状表现:关节疼痛、疼痛喜暖恶寒,身体畏寒,肢冷不温,精神不振,喜蜷卧,大便稀溏,小便清长。

  症状分析:阳气虚衰,寒从内生,寒凝经脉,不通则痛;阳气虚衰,失于温煦故冷痛,喜暖恶寒;阳气不能温煦肢体,就会出现怕寒,肢体不温,喜蜷卧。

  生活建议:多吃一些温性食物,如羊肉、狗肉、鸡肉、猪肝、带鱼等。老年人适当补充钙质,也可多摄入一些含钙量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等。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