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痴呆多见于60岁以上老人 - 健康之初


血管性痴呆多见于60岁以上老人

核心提示:血管性痴呆是老年期痴呆的一种,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脑血管管腔狭窄、弹性减低,甚至完全阻塞,从而造成大脑供血不足,最终脑细胞损伤、坏死。

  家住桃浦新村的王阿婆今年68岁,二个月前患脑中风,遗留左侧肢体偏瘫。近几日,王阿婆情绪不稳,动辄哭泣,辱骂家人,与以往贤良淑惠的形象大相径庭。家人很是烦恼。带到医院,明确诊断为“血管性痴呆”。

  指导专家:鞠树红,上海市普陀区利群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一九八三年毕业于安徽省蚌埠医学院医学系医疗专业,,获医学学士学位。毕业后曾在南京鼓楼医院及中山医科大学神经内科学习工作。从事临床工作二十余年,对神经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和急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负责完成上海市普陀区科委科研课题一项。发表论文10余篇。

    门诊时间:周一、周二上午

  血管性痴呆是老年期痴呆的一种,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脑血管管腔狭窄、弹性减低,甚至完全阻塞,从而造成大脑供血不足,最终脑细胞损伤、坏死。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包括:脑梗死、脑出血、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血管性痴呆多见于60岁以上的人群,男性较女性多见,症状主要包含痴呆的症状和脑损害的症状。

    痴呆往往在脑中风后3月内发生,早期表现为生活、工作能力下降,患者的理解力及反应能力变差;健忘,特点为前说后忘,很久以前的事反倒记得住,并可伴有情绪不稳,抑郁,哭泣等,甚至出现人格改变,如随地大小便,不穿衣服等;情感失控,幻觉,妄想,脾气火爆等精神行为异常。脑损害表现为偏瘫、偏麻、偏盲,言语障碍、吞咽困难等。防治的原则为早发现,早治疗,积极防治脑中风。

  病人应戒烟、戒酒、限制动物性脂肪或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多吃蔬菜及水果,适当吃含碘的食物,以防止动脉硬化的进展,同时坚持体育运动和户外活动,保持乐观的情绪。控制血压、血糖。药物治疗疗效轻微,且起效慢,常常2-4周开始见效,8-12周达高峰,首选胆碱酯酶抑制剂(双益平)。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