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青年心肌梗死常易漏诊 - 健康之初


为何青年心肌梗死常易漏诊

核心提示:青年心肌梗死是指年龄在40岁以下的青年,不论病因如何而发生的急性心肌梗死。青年心肌梗死因发生猝死,生前并未得以诊断,死后经尸检证实为心肌梗死,所以青年心肌梗死常易漏诊或误诊。

  心肌梗死是指心肌缺血性坏死,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冠状动脉的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最终导致心肌缺血性坏死。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在临床上常有持久的胸骨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血清心肌酶升高以及心电图反映心肌急性损伤、缺血和坏死的一系列特征性演变,并可出现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

  “青年心肌梗死是指年龄在40岁以下的青年,不论病因如何而发生的急性心肌梗死。”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心内科陈维主任说道:“青年心肌梗死因发生猝死,生前并未得以诊断,死经尸检证实为心肌梗死,所以青年心肌梗死常易漏诊或误诊。”然而青年心肌梗死的急性期及远期病死率较低,出院病情稳定,劳动力可以恢复,由此可见青年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及远期预均较好。

  陈主任说道:“全面认识和了解青年心肌梗死的规律性及特点,对于防治和成功地救治青年心肌梗死都是十分重要的。避免或改变不良习惯,如戒烟、注意合理食、适当运动、保持心理平衡等,从而减少冠心病的发生。控制高危因素,选用适当药物持续控制血压、纠正血脂代谢异常、戒烟限酒、适当体力活动、控制体 重、控制糖尿病等。”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青年心肌梗死发病的主要原因仍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在8岁的儿童体内就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病灶青年心肌梗死尸检发现约60%存在双 支血管病变。2.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这组病因致病者较中老年心肌梗死多,病因对青年心肌梗死的诊断与治疗相当有益。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分析。(1)冠状动脉炎:可见于系统性红斑性狼疮、风湿性心脏病、多发性动脉炎、川崎病。(2)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痉挛可参与或诱发急性心肌 梗死。诱发冠状动脉痉挛的原因有吸烟、酒、高脂肪餐、吸毒(大麻、可卡因等)及剧烈运动等。(3)冠状动脉栓塞:是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青年心肌梗死的重要原因之一。栓子源于感染性心内膜炎、房颤及其他心脏病附壁血栓落、人工瓣膜置换术或二尖瓣和主动脉钙化等。(4)外伤:胸部非穿透伤所致的心肌挫裂伤,发生率为16%~76%,严重者可引起穿壁性心肌梗死。(5)冠状动脉夹层:主动脉夹层及冠状动脉夹层所致的冠状动脉内膜损伤及夹层突向腔内阻塞 管腔可引起急性心肌梗死。(6)血管畸形:冠状动脉起源异常。(7)其他:严重缺、冠状动脉低灌注压、重度感染、严重失血或出血性疾病等。

  青年心肌梗死的预取决于冠状动脉病变的血管支数、狭窄和粥样硬化程度、心功能状态、危险因素控制、伴发病和并发症严重程度。50例40岁以下的心 肌梗死患者急性期病死率6%,10年内和5年内累计病死率分别为12.7%和10.6%。而另一组54例40岁以上心肌梗死,5年内累计病死率高达 57.1%,可见青年心肌梗死较年长心肌梗死好。青年心肌梗死病死率较低,发病时合并症及伴发病少,年龄轻,出院病情稳定,体力恢复快。说明青年心肌梗死有两个显著的特点:①急性期和远期病死率低;②近期与远期的预较好。50例40岁以下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生存47例,病半年内死亡2例, 其余全部复工,一例丧失劳动力。大部分患者在病1年内即能上班,且可胜任病前的劳动量。预防:流病学研究表明,冠心病是一种受多因素影响的疾病,甚至有研究将影响因素列有246种。许多流病学家将影响冠心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分为:①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糖脂肪代谢紊乱以及纤 维蛋白原升高。②一些易患冠心病的生活习惯包括过量进食、缺乏体力活动、吸烟以及A型性格。③冠状动脉循环受累的临床指征,包括休息、运动或监测时心电图 异常以及心肌灌注不良等。这些指征并非致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但可预示冠状动脉已有相当程度的病变。④其他先天易患因素,如早期患冠心病的家族史。由 于流病学的资料显示出冠心病是造成人类死亡的最重要的疾病之一,而临床上尚缺乏根治性措施,因此对冠心病的积极预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冠心病的预防包含着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两方面。一级预防是指对尚未患上冠心病的人群采取措施控制或减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以防止患病,减少发病率。二级预防是指对已患上 冠心病的患者采取药物或非药物措施,以预防病情复发或防止病情加重。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