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中年人的:卒中风险 - 健康之初


重视中年人的:卒中风险

核心提示:脑卒中分为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我国以缺血性脑卒中为主。缺血性脑卒中主要表现为脑血栓和脑栓塞,而出血性脑卒中因颅内出血表现为脑溢血,主要是由血压高、动脉硬化造成的,通常发病急、病情重,病死率达50%以上。

  根据近年在全国开展的大样本流行病调查研究估算,我国脑卒中后存活患者在1000万以上,其中65岁以下首次发生卒中的比例占到近50%。在幸存者中约四分之三的人留有不同程度的偏瘫等后遗症,部分病人丧失劳动能力和生活能力。

  脑卒中正逐渐

  向中年人“靠近”

  据吉教授介绍,脑卒中分为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我国以缺血性脑卒中为主。缺血性脑卒中主要表现为脑血栓和脑栓塞,而出血性脑卒中因颅内出血表现为脑溢血,主要是由血压高、动脉硬化造成的,通常发病急、病情重,病死率达50%以上。

  年龄与脑卒中的关系十分密切,随着年龄增长,动脉硬化的程度越来越重,卒中的发病率也趋向增高,70岁以上人的卒中率是50岁以下人的20倍。心脑血管疾病过去一直被认为是老年人疾病,但目前看来,发病年龄的年轻化趋势已凸现。临床研究表明,心脑血管病的年轻化,除遗传因素外,还与中青年人工作压力过大、生活方式不良等因素有关,喝酒、抽烟、熬夜、缺乏锻炼等是公认的损伤身体的生活方式。从性别来看,男性多于女性,原因可能与男性高血压、吸烟、饮酒者多于女性有关,男性在社会和家庭中压力相对较大,脑卒中的风险相对也增大。

  中年人卒中的

  危险因素

  吉教授指出,中年人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承担了单位、家庭的重担,了解他们的卒中风险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卒中防治,对于全民脑卒中防治工作有重要意义。

  中年人卒中主要危险因素:

  1. 高血压、高血脂症:中青年高血压控制不良者多见,长期高血压主要损伤小动脉,而且无论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增高,都可增加脑出血或脑梗死的危险性。血脂以甘油三酯升高为主,青年人对甘油三酯升高更敏感,血中浓度稍有变化即可加速动脉硬化发展。

  2. 糖尿病:我国糖尿病低龄化呈明显上升趋势。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糖尿病患者发生脑血管病的危险是非糖尿病者的4~10倍,其中85%为缺血性卒中。

  3. 过量饮酒:酒精可直接作用于脑血管平滑肌引起血管痉挛,还可通过使血小板增多导致脑血流调节不良、心律失常、高血压、高血脂,这些均可增加脑血管病的发生。

  4. 吸烟:动脉内有反应过强性内皮细胞,烟雾中的一氧化碳可以使这种细胞肌球蛋白收缩,血管通透性升高,加速动脉硬化,增加发生卒中的危险性。

  5. 不良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研究表明,饮食和行为方式与中青年脑卒中关系密切,频繁在外就餐、肥胖均为中青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糖、高脂饮食及酗酒、吸烟、睡眠不足、久坐缺乏运动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在群众中,特别是在中年人群中普遍存在,都是导致脑卒中病人增加的重要诱因。

  有危险因素的人

  赶紧筛查

  吉教授说,以前脑卒中危险因素有8个,如今则细化为“4+12”。新细化的4项主要危险因素和12项一般危险因素中,如果有两项主要危险因素符合,或1项主要危险因素和两项以上一般危险因素符合,或以前有过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都应该进行脑卒中筛查。

  4项主要危险因素分别是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及年龄超过50岁。12项一般危险因素包括:房颤、心脏病;呼吸睡眠暂停;脑卒中家族史;吸烟;大量饮酒;缺乏运动;膳食中油脂过多;肥胖;男性;牙龈经常出血、牙松动、脱落;缺血性眼病;突发性耳聋。

  筛查的正确步骤是,在脑卒中门诊做完危险因素评估,如有必要,再做血常规、血生化十项、同型半胱氨酸、凝血四项、血沉、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脑血管超声、心电图等检查。查完后如有需要,再做脑血管CT、磁共振检查、脑血管造影等。

  综合筛查结果,确诊为脑卒中高危人群且危险系数较高的病人,要接受药物干预和生活指导,危险系数较低的病人可以只进行饮食、运动调整。确诊为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病人要定期复查,普通病人3个月一次,接受药物干预的病人每半个月或1个月一次。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