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癌体检别盲目要有针对性 - 健康之初


防癌体检别盲目要有针对性

核心提示:很多人开始“谈癌色变”,希望能有一种方法早期发现肿瘤。而目前临床有包括X线检查、超声检查、CT检查、磁共振检查、内腔镜检查、肿瘤标志物、PET/CT等各种检查。不少市民看花了眼,到底该如何检查?

  刚过的小长假,对24岁的江琴(化名)来说是黑色的。江琴就职于一家外企,和男友在大学相恋,准备今年十一结婚。今年初开始,江琴多次腹痛难忍,几近晕厥,五一小长假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被确诊为宫颈恶性肿瘤晚期。其实,江琴高三时,就常肚子痛,下身不定期出血,当时学习紧张,一直没看。上大学后,她听很多同学说这就是痛经,很正常,就没在意了。省妇幼妇科肿瘤专家吴绪峰惋惜地说,宫颈癌是完全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越早发现治愈率越高。

  数据显示,2006年至2010年,恶性肿瘤一直稳居我省死因疾病谱首位。2011年,根据全省6个肿瘤疾病网络直报点的报告数据,我省2011年期间肿瘤疾病发病率为130/10万(0.13%),发病前五位的癌症种类是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

  湖北省肿瘤医院院长魏少忠也曾介绍,近年我国肿瘤发病率呈现出高发和年轻化的趋势。他回忆自己刚走上肿瘤临床岗位时,接触的患者大多是60岁以上的人群,如今30~40岁的患者明显增多,20多岁的患者也不再少见,去年在他治疗的病人中,就有两三个20岁上下的大学生胃癌患者。

  很多人开始“谈癌色变”,希望能有一种方法早期发现肿瘤。而目前临床有包括X线检查、超声检查、CT检查、磁共振检查、内腔镜检查、肿瘤标志物、PET/CT等各种检查。不少市民看花了眼,到底该如何检查?有哪些全身的检查方法?有哪些针对性的检查方法?是不是越贵越好?是不是越频繁越好?

  如何尽早发现肿瘤?

  年年查肿瘤标志物

  指数异常虚惊一场

  47岁的谢女士家境殷实,但三年前,她母亲死于卵巢癌,癌症阴影一直笼罩着她。她担心肿瘤会遗传,此后每年,她都很重视体检,还额外加一项肿瘤标志物检查,“也就多几百元,却能早期发现癌症。”谢女士一直这样认为。

  今年3月底,她体检发现肿瘤标志物过高,腿都软了,回到家一病不起,直到家人拉她去做进一步检查,她才知道其实是虚惊一场。原来,去年开始,为养颜,谢女士隔三岔五就吃燕窝,结果刺激细胞过度分化,把指数“补”高了。

  [ 专家解读 ]

  肿瘤标志物检测

  并非100%特异性的肿瘤标志

  湖北省肿瘤医院检验科主任雷旦生介绍,肿瘤标志物是根据其指数的高低来证实肿瘤的存在、发病过程、评估患者的预后、监测患者接受治疗后临床状况的改善情况等。

  肿瘤标志物检查多项目,一项约80元,通常医院有全身套餐价,多在500至600元之间。因检查较方便,抽血就行,整体费用不高,该检测一直很受欢迎。

  雷旦生介绍,目前的肿瘤标志物检测确实具有高灵敏度的特点,当肿瘤生长到1微克(针头大小)时就能侦测到。而影像学检查(B超、CT、X线)通常要到1厘米以上才能检查到。肿瘤标志物检测一般能早于影像学检查3~13个月发现肿瘤,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

  但肿瘤标志物检查并不像一些宣传所说的,肿瘤一出现就能查出,它发现不了1期的肿瘤,能发现2期的(肿瘤1、2期都算早期),一般来说,拍片检查发现的都到3、4期了,若出现症状检查,就更晚了。

  此外,至今还未发现理想的、具有100%灵敏度和100%特异性的肿瘤标志,因此在肿瘤标志物检测中会出现假阴性和假阳性结果。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测时,可以通过多种标志物科学组合,来增加结果的可靠性,一旦连续两次一项或多项肿瘤标志物检查结果呈阳性,才表明有患相关肿瘤的可能。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