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癌术后易复发 随访极为重要 - 健康之初


胃肠癌术后易复发 随访极为重要

核心提示:如果食物中缺乏蛋白质,就有可能导致消化道上皮细胞分化异常而发生癌变。专家表示,饮食上最重要的就是讲究均衡营养,每天吃齐五谷、蔬果、奶和肉四大类食物,以摄足人体需要的养分。

  没有早期症状,手术切除率低,恶性程度高……长久以来,胃肠癌因为这些特点而成为我国居民最为担心的疾病之一,很多患者被诊断为胃肠癌的时候已经失去了早期治疗的机会。广东省中医院胃肠(肿瘤)外科邹瞭南医生在广东省中医院举办的健康大讲堂时说道:许多患者都想知道如何预防,其实胃肠肿瘤的提早筛查才是关键。

  现象:消化道病患大多“谈镜色变”

  才30岁的张群(化名)由于工作原因经常要应酬“拼酒”,最近又出现“胃出血”,为“清查”其胃部病变情况,医生给他开了胃镜检查。一听说要将一根下端带有“镜子”的小管从口中插到胃里去照一照,个头不小的大小伙居然吓得拔腿就跑。好不容易被女朋友拽回来,他却求着医生说开点药吃就行了,医生哭笑不得,再三劝他慎重考虑,他仍坚持他前年“胃出血”也是吃点药就过去了,插管子的事情“太严重”,他可“经不起这种折腾。”

  “其实,人们对包括胃镜在内的消化内镜存在很多误解,不少人都认为非得到了‘很严重’的地步、迫不得已才需要做胃镜检查”。 邹瞭南指出,这一检查项目在胃癌高发的日本如今已成为体检的普通项目之一,即使没什么不适症状的人,到了40岁以上也会例行内镜检查,不少早期胃癌的患者因此赢得了治疗的黄金时间。以胃癌为例,早期胃癌的治愈率高达95%,1996年日本对640万人进行了胃镜筛查,约千分之一的人被检出胃癌,其中约一半为早期胃癌。

  提醒:早期胃肠癌五年存活率90%以上

  邹瞭南指出,由于竞争激烈,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压力都越来越大,再加上不定时进餐、过量饮酒等不良习惯,人们的胃肠道变得越来越“脆弱”,一有“风吹草动”,就会胃痛、胃胀、泛酸、烧心甚至出现便血等症状。上述损害因素的持续存在,对胃肠道黏膜肯定会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会不会发生什么病变呢?做内镜检查就一目了然。

  “早期胃肠道的癌症很多都没有明显的症状,进行基因、生化或免疫等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不高,不容易发现。”邹瞭南解释说,但在内镜下,消化道黏膜的隆起、糜烂、增厚等多种形态学上的改变都可被发现并可及时取样送检,这对早期癌症的发现和确诊非常有利。因此,无症状内镜检查应被视为早期诊断的一个重要手段加以重视。

  “若能早发现并得到正确的诊疗,早期胃癌及肠癌的五年的存活率均可达90%以上。”邹瞭南称,而晚期癌手术后存活能过5年的却不超过10%。因此,特别提醒,有胃肠癌家族史,或长期腹痛、大便潜血阳性以及年龄大于40岁的消瘦人群最好两三年做一次例行的内镜检查,即使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或症状缓解、消失了一段时间,也不要轻易忽视定期的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胃肠癌术后随访极为重要

  在胃肠癌患者术后,会存在一部分病人再次复发的可能性,广东省中医院胃肠(肿瘤)外科邹瞭南医生介绍,“同时胃肠癌术后,有些胃癌患者会出现营养不良、贫血、对药物产生排斥作用,一些肠癌患者会在肛门位置出现不适等症状,这些都只能依靠随访来请医生对症治疗和鉴别。”“胃肠癌头两年的复发率最高,当局部再次发作时,肿瘤已发展至晚期。因此病人需要每3~6个月就复查一次,这样的频率起码要坚持两年。两年过后,可以改成半年一次,然后再坚持3年。这样一共5年下来,如果都没有复发,就可认为大肠癌已经达到临床治愈了。”邹瞭南医生说。

  只吃粗粮易磨损消化道

  邹瞭南医生介绍说,“高脂少纤”饮食是造成肠道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值得注意的是,如今青少年的饮食习惯也越来越西化。“看看那些最受小孩子欢迎的洋快餐,肉是一大块,蔬菜却一点点,长此以往,患肛肠疾病的风险很可能越来越高。”专家警告说。

  要多吃高纤维的食物,那么把主食改成粗粮是不是就能防癌呢?但是专家给出的答案恰恰相反。邹瞭南医生解释说,当你以玉米、山芋、豆类等富含粗纤维的食品为主食,食道、胃肠等消化道黏膜细胞易受磨损,需要蛋白质予以修复。

  如果食物中缺乏蛋白质,就有可能导致消化道上皮细胞分化异常而发生癌变。专家表示,饮食上最重要的就是讲究均衡营养,每天吃齐五谷、蔬果、奶和肉四大类食物,以摄足人体需要的养分。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