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毒素的演变历程 - 健康之初


肉毒素的演变历程

  肉毒素是由一种专性厌氧性梭状芽胞(杆菌)即肉毒梭菌产生的,它存在于细菌的胞浆中,在细菌死亡后释放出来,是一种神经外毒素。   

  1897年,肉毒素被分离成功。1920年,萨默斯得到天然型肉毒素。1946年,尚茨提纯获得晶体型肉毒素。1949年,勃根阐明了其作用机制,并用于肌肉痉挛治疗。斯科特首先开始在志愿者体内注射Botox(保妥适),治疗痉挛性斜视,并获成功。1979年底,尚茨制备的A型肉毒素通过了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认证。   

  1999年,我国开始生产并使用肉毒素。目前市面上使用的国产肉毒素产品为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的“衡力”。但在国产A型肉毒毒素“衡力”的说明书上,其适应症依然为:用于眼睑痉挛,面肌痉挛等成人患者及某些斜视,特别是急性麻痹性斜视、共同性斜视、内分泌肌病引起的斜视及无法手术矫正或手术效果不佳的12岁以上的斜视患者。当中并未标明有“除皱”或“瘦脸”的用途。   

  美国在2002年批准A型肉毒毒素用于美容领域,包括消除抬头纹、眉间纹和鱼尾纹等。但在国内,出于对安全性的考虑,A型肉毒毒素的适应症不包括眉间皱纹治疗。   

  2009年4月,全球著名的跨国制药公司——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宣布,A型肉毒毒素保妥适(BOTOX)获得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的批准,用于暂时性改善65岁及以下成年患者由于皱眉肌和/或降眉间肌活动造成的中到重度皱眉纹。这是目前国内唯一获SFDA批准的用于改善皱眉纹的肉毒毒素类产品,同步已经正式面向中国市场。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