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之初 - 小儿夜啼

小儿夜啼

小儿夜啼诊断详述

健康之初疾病库向您详细介绍小儿夜啼是怎么回事?小儿夜啼的表现?小儿夜啼怎么诊断?小儿夜啼怎么处理?

  本病之辨证应首辨寒、热、惊恐之不同。寒者,睡喜伏卧,曲腰而啼,下夜尤甚,得温则缓;热者,睡喜仰卧,面赤唇红,上夜为甚,见灯火则啼哭加剧;惊恐者,睡中时作惊惕而啼,紧偎母怀方稍缓。

  本病应与其他疾病如各种皮肤病、佝偻病、疝气、蛲虫病等引起身体不适或搔痒等出现的夜啼作鉴别,也应与护理不当如过冷、过热、饥饿或尿布潮湿等引起的夜啼作鉴别,也应与突然转换环境,引起小儿不习惯、不适应而致的夜啼作鉴别。

  预防小儿夜啼应从孕期做起,孕妇应注意饮食清淡,营养均衡,不过食寒凉、燥热之品。哺乳期间要注意保养,少吃辛辣肥腻、不易消化的食物。

  除此以外,治疗小儿夜啼首先应注意养成孩子日醒夜睡的习惯,白天尽量不要让小儿睡得太多,临睡前让宝宝解净小便,夜间少喂奶。另外小孩睡觉要养成熄灯的习惯。专家提醒,如果宝宝每逢喝奶时或喝完奶后爱哭,排便稀软有酸臭味,很可能是胃肠道原因;如果有发烧现象,可能是因为感染体内有炎症的表现。这些都需要到医院由专业的医生来检查和探索病因,从而对症治疗。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