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病变型肾病(激素敏感性NS,类脂性肾变病,类脂性肾病,微小病性肾小球肾炎或微小病变)
微小病变型肾病常见并发症 浏览数:1658
向您详细介绍微小病变型肾病有哪些并发病症,微小病变型肾病还会引起哪些疾病?
微小病变型肾病并发症
长期的低蛋白血症,患者多出现营养不良、继发感染等;高凝状态可导致血栓形成;不适宜的利尿和禁盐可出现低钠或低钾血症。
1.感染
在抗生素问世之前,感染是本病特别是小儿患者的常见死因,病原菌主要为肺炎双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引起腹膜炎、胸膜炎、皮下感染、呼吸道感染等,也可引起泌尿系统感染。尤其是在接受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药治疗者,常加重细菌感染,对病毒感染的敏感性亦增加,如对疱疹病毒、麻疹病毒易感。本病易于发生感染的机制:
①尿中丢失大量IgG;
②免疫异常:本病可出现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异常,淋巴细胞合成IgG下降,T细胞介导IgM转化合成IgG下降,B因子(补体替代途径成分)的缺乏伴有免疫调理作用异常,T细胞活性受抑制;
③营养不良;
④低转铁蛋白及低锌血症:有试验证明转铁蛋白携带锌对于淋巴细胞的功能有重要作用,低锌血症可引起锌依赖胸腺激素产生不充分,均可致机体抵抗力下降。
2.血栓、栓塞性合并症
动脉和静脉血栓形成常见于肾病综合征患者,如肺动脉血栓栓塞及血栓形成、周围动脉和静脉血栓形成。肾静脉血栓大多数为亚临床型,但也可发生严重的蛋白尿、血尿甚至肾功能衰竭。股动脉血栓栓塞是本症的急症状态之一,如不及时溶栓治疗,可导致肢端坏死。此症的发生与低容量血液浓缩、血黏度增加、强利尿药及长期应用大量糖皮质激素等加重了高凝状态有关。
3.高脂血症
长期高脂血症,特别是LDH升高而HDL降低。可能会引起冠心病及动脉硬化。研究证实系膜细胞上存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可引起系膜细胞增生和系膜基质增加,从而加重肾小球进行性硬化。
4.肾功能损伤
本症患者出现严重血容量下降时临床表现出少尿、无尿、尿钠减少、四肢厥冷、血压下降、脉压小、血细胞比容上升等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特征,此属肾前性少尿,易于用血浆或血浆蛋白纠正。
有时在有大量蛋白尿而无血容量减少的患者,也可以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与肾小球滤过率显著下降、间质水肿压迫肾小管、蛋白尿管型阻塞肾小管等因素有关。
引起肾病综合征的基础疾病均可出现肾小管的损伤,大量尿蛋白致肾小管萎缩和间质纤维化,尤以近曲小管功能障碍为主,表现为低钾血症、肾性糖尿、氨基酸尿、酸中毒等。
微小病变型肾病的并发症
血栓形成 | 典型症状: 腓肠肌压痛 、 下肢浮肿 、 偏瘫 | 多发人群:中老年人 |
低钾血症 | 典型症状: 表情淡漠 、 食欲缺乏 、 抽搐无力 、 记忆力消失 、 排钾过多 、 代谢性低钾 、 定向力障碍 、 甲亢危象 、 肌性肌无力 、 陶瑟征阳性 、 低血钾 、 抑郁 、 四肢麻木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
营养不良 | 典型症状: 博氏线 、 食欲缺乏 、 消瘦严重者呈”皮包骨头”样 、 严重性假肥大型营养不良症 、 异常矮小 、 齿迟 、 全身消瘦型 、 皮下脂肪消失 、 唇甲色淡 、 营养障碍 、 指甲可见横沟纺 、 脱屑 、 生长缓慢 、 食欲下降 、 精神萎靡 、 体型异常 、 皮肤干燥 、 食欲异常 、 低蛋白血症 、 水样便 、 表皮角化 、 微量元素缺少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