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除术后内疝
胃大部切除后残胃与空肠吻合,在吻合口后方遗留的间隙称为吻合口后间隙(图1,2,3)。其边缘缺少弹性,类似一个疝环,若肠袢凸入吻合口后间隙,难以自然回复,就形成胃切除术后内疝(postgastrectomic inteRNAl hernia)。胃切除术后并发内疝临床较少发生,多见于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后,可发生于手术后早期或后期。疝入部位以结肠后胃空肠吻合术后形成的下后间隙最多见。 胃大部切除后残胃与空肠吻合,在吻合口后方遗留的间隙称为吻合口后间隙(图1,2,3)。其边缘缺少弹性,类似一个疝环,若肠袢凸入吻合口后间隙,难以自然回复,就形成胃切除术后内疝(postgastrectomic inteRNAl hernia)。胃切除术后并发内疝临床较少发生,多见于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后,可发生于手术后早期或后期。疝入部位以结肠后胃空肠吻合术后形成的下后间隙最多见。
切除术后内疝诊疗知识
就诊科室: 普外科
治疗费用: 市三甲医院约(10000 ——50000元)
治愈率: 70%
治疗周期: 3-6个月
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切除术后内疝的相似疾病
脐疝 | 典型症状: 脐部有一半球形肿块 、 婴幼儿脐部有肿物突出 | 多发人群:婴幼儿脐疝多见,女孩多于男孩,早产儿及低体重儿 。成人多见于中年肥胖经产妇女 |
成人脐疝 | 典型症状: 脐部有一半球形肿块 | 多发人群:多发生在中年以后,以女性多见 |
婴幼儿脐疝 | 典型症状: 婴幼儿脐部有肿物突出 | 多发人群:是一种先天性发育缺陷性疾病,随着年龄的增加,该病逐渐减少,大多数可在2岁内自愈 |
腹股沟直疝 | 典型症状: 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 、 膀胱刺激症 、 阴囊肿大 | 多发人群:中老年人和体弱者 |
玻璃体疝 | 典型症状: 阿罗瞳孔 、 玻璃体经瞳孔向前房凸出 、 瞳孔变形 、 色素沉着 、 瞳孔缘色素外翻 | 多发人群:白内障囊内摘出术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