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diopat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IVT)是Gallavard于1922年首先报道的。它多发生于无器质性心脏病依据的患者,经检查是一组没有明显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的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diopat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IVT)是Gallavard于1922年首先报道的。它多发生于无器质性心脏病依据的患者,经检查是一组没有明显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的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基本知识
是否医保: 否
别 名: 良性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发病部位: 心脏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多发人群: 各年龄组儿童和青少年
并发疾病: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诊疗知识
就诊科室: 心血管内科
治疗费用: 市三甲医院约(500 —— 3000元)
治愈率: 80%
治疗周期: 30天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相似疾病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 典型症状: 头或颈部发胀及跳动感 、 温醒现象 、 突发的左心衰竭 、 无法数清每分钟脉搏次数 、 QRS波宽大畸形 、 心慌 、 舒张晚期奔马律 、 胎样心音 、 心慌气短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
加速性房性逸搏心律 | 典型症状: Q-T间期延长 、 房性逸搏心律加速 、 饭后心跳加快 、 心慌 、 心动过速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
小儿室性心动过速 | 典型症状: 左心衰竭 、 新生儿气促 、 肺含水量增加 、 气息异常 、 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 周身出汗 、 QRS波宽大畸形 、 气促 、 右心衰竭 、 心跳过速 、 舒张晚期奔马律 、 心慌气短 | 多发人群:儿童 |
特发性心室颤动 | 典型症状: 室性自主节律 、 右心室流出道 、 室颤 、 心脏骤停 、 抽搐 、 室颤阈值降低 | 多发人群:中青年健康人 |
小儿窦性心动过速 | 典型症状: 运动耐力降低 、 心音微弱 、 拒食 、 心跳过速 、 心慌气短 | 多发人群:婴幼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