镰状细胞贫血
镰状细胞贫血是1949年世界上最早发现的第一个分子病,由此开创了疾病分子生物学时代。其分子病理是基因发生单一碱基突变,正常基因第6个密码子为GAG,编译谷氨酸,突变后变为GTG,编译缬氨酸,这种单个氨基酸的替代即形成HbS。在临床上,血红蛋白S病有3种主要形式:①纯合子状态,即镰状细胞贫血;②杂合子状态,即镰状细胞性状;③血红蛋白S与其他异常血红蛋白的双杂合子状态,包括血红蛋白S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血红蛋白C病、血红蛋白D病等。在脱氧状态... 镰状细胞贫血是1949年世界上最早发现的第一个分子病,由此开创了疾病分子生物学时代。其分子病理是基因发生单一碱基突变,正常基因第6个密码子为GAG,编译谷氨酸,突变后变为GTG,编译缬氨酸,这种单个氨基酸的替代即形成HbS。在临床上,血红蛋白S病有3种主要形式:①纯合子状态,即镰状细胞贫血;②杂合子状态,即镰状细胞性状;③血红蛋白S与其他异常血红蛋白的双杂合子状态,包括血红蛋白S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血红蛋白C病、血红蛋白D病等。在脱氧状态下,HbS的溶解度为脱氧HbA的1/40。因此脱氧可使红细胞僵硬变形,成为镰刀状,故名。
镰状细胞贫血基本知识
是否医保: 否
别 名: 镰状细胞性贫血
发病部位: 关节、 其他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多发人群: 所有人群
镰状细胞贫血诊疗知识
就诊科室: 血液科、 中西医结合科
治疗费用: 市三甲医院约8000--18000
治愈率: 95%(一般经过有效治疗后,一般能够95%有效
治疗周期: 2-4个月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输血治疗、骨髓移植
镰状细胞贫血的相似疾病
小儿巨幼细胞性贫血 | 典型症状: 口唇苍白 、 失血过多后贫血 、 急性贫血 、 头发枯黄稀疏 、 红细胞分布宽度偏高 、 口腔痛 、 面部水肿 | 多发人群:多见于婴儿.儿童 |
地中海贫血 | 典型症状: 皮肤呈浅黄或深金黄色 、 阴血不足 、 红细胞寿命缩短 、 急性贫血 、 生长缓慢 、 重度贫血 、 溃疡 、 红细胞分布宽度偏低 、 血虚 、 气血不足 、 腹部肿块 、 红细胞偏低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婴幼儿 |
风湿病性贫血 | 典型症状: 气短 、 四肢畸形 、 心悸 | 多发人群:风湿患者 |
缺铁性贫血 | 典型症状: 阴血不足 、 匙状指(趾) 、 指甲易碎 、 指甲翘起 、 结肠血管发育不良 、 骨髓象改变 、 面少血色 、 血分不足 、 四肢乏力 、 食指指甲凹陷 、 蓝巩膜 、 唇甲色淡 、 急性贫血 、 剧烈运动后头晕 、 眼前发黑 、 血沉增快 、 重度贫血 、 红细胞分布宽度偏低 、 血虚 、 头发淡黄色 、 红细胞偏低 | 多发人群:所有人,妇女多数 |
老年人慢性疾病性贫血 | 典型症状: 失血过多后贫血 、 四肢乏力 、 急性贫血 、 难治性贫血 | 多发人群:老年人 |
镰状细胞贫血的并发症
查看镰状细胞贫血的并发症解读>>化脓性关节炎 | 典型症状: 关节强直 、 关节畸形 、 关节积液 、 恶寒 、 膝关节疼痛 、 踝关节疼痛 、 关节肿胀 、 踝关节肿胀 、 关节肿痛 、 寒战 | 多发人群:好发于儿童、老年体弱和慢性关节病患者,男性居多 |
股骨头坏死 | 典型症状: 髋关节痛 、 大腿刺痛 、 大腿肌肉萎缩 、 间歇性跛行 | 多发人群:中老年人 |
骨髓炎 | 典型症状: 死骨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