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政府的监管责任 促进民营医院的良性发展 - 健康之初


强化政府的监管责任 促进民营医院的良性发展

核心提示: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和投资政策的日渐宽松,大量社会资本开始进入医疗服务领域,民营医院发展势头强劲。对于公众而言,面临的一个选择是:由于公共财政投入有限,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速度与社会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医疗卫生资源、尤其是优质卫生资源明显不足。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和投资政策的日渐宽松,大量社会资本开始进入医疗服务领域,民营医院发展势头强劲。对于公众而言,面临的一个选择是:由于公共财政投入有限,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速度与社会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医疗卫生资源、尤其是优质卫生资源明显不足。单靠政府财政投入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力量单薄,引进民间资金进入医疗领域不失为一条重要途径。发展民营医院,有助于打破公立医院的垄断格局,激活医疗行业的经营机制,促使医疗机构提高服务质量。

  在诞生的初期,一些民营医院确实曾经以人性化的服务、快捷的效率和热情的态度让众多患者耳目一新。然而,经过数年的市场历练,民营医院的整体实力与口碑却出现了倒退的迹象,到处泛滥的不实医疗广告、精心包装的伪专家、毫无疗效的伪劣配方、超过成本几倍甚至几十倍的药价,在一些民营医院频频出现。事实上,在民营医院这种倒退的背后,有诸多主客观因素使然。民营医院从诞生之日起,作为市场的补充力量,政策环境并未对其特别眷顾,反而将大部分民营医院排斥于主流之外,多数民营医院尚徘徊在医保体制之外,生存艰难。无法回避的是,政府部门如何对民营医院实施有效监管? 本文拟就民营医院的良性发展与政府的扶持和监管政策作初步探讨。

  1  监管缺失

  我国民营医院起步于20 世纪80 年代,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补充。2000 年,原国家体改办、卫生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城镇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给出了民营医院管理的大概框架,规定营利性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放开,依法自主经营,照章纳税”。这一文件被人们理解为“医疗卫生改革市场化的信号”。也就在这段时间里,民营医院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特别是2001 年国务院颁布《医疗机构分类管理条例》,明确了民营医院的合法地位后,大量社会资本进入这个长期以来由国家专控的投资禁区,涌现了一大批形式多样的民营医院,打破了公立医院垄断的局面,促进了医疗市场的有序竞争,满足了不同群体的医疗保健需求。民营医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需求,突出服务意识,重视专科、专病优势,有助于建立体现人文关怀的“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的新型医患关系,实施“一人一诊”的人性化服务;同时,民营医院包袱较轻,可以实行灵活的企业化运作模式,这些都给公立医院带来了强大的冲击,使民营医院得到快速发展。目前,我国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30 多万家,其中非公有制医院4 万多家,有一定规模的民营医院大约有1500 多家,它们大部分是由私人诊所发展起来的,也有一部分是通过改制分离出来的。

  据统计,在各级民营医院数量已占半壁江山的情况下,其资产数、床位数和卫生人员总数分别只占全国医疗机构总量的2.71% 、1.61% 和5.56%, 其诊疗人次数仅占全国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数的27%, 入院人数占全国医疗机构入院人数的2.5%; 在每年超过万亿元的医疗市场这块蛋糕中,民营医院仅占不到3% 。在医疗市场逐步开放的大背景下,许多民营医院在激烈的竞争中难以显现出机制活、观念新、市场化水平高的优势,反而遭遇了许多成长的烦恼,因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正日益受到社会诟病。与经营多年、享受众多优惠政策的公立医院相比,民营医院没有多年历史积淀形成的品牌效应,普遍知名度不高,缺乏竞争力,为在短期内吸引患者,便纷纷投入巨资大做广告。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又给非法医疗广告提供了滋生、成长的温床。

  民营医院这么快就迎来了寒冬? 对我国医疗市场略有了解的人想必都会吃惊。因为民营医院初创、发展的这几年,正是公立医院不景气的时候,这些医疗机构扛着“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招牌,享受种种政策支持,却疯狂逐利,直接导致民众“看病贵看病难”。在这种情况下,对公立医院越来越失望的老百姓,自然会把目光转向作为医疗市场新生物的民营医院;这时候的民营医院如果要在医疗市场中崛起,本来是不太困难的,只要与那些公立医院相比,略具价格和服务优势即可,市场和民意都给了民营医院足够的发展空间。近年来,国家虽然允许民营医院的发展,却没有给予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同样的待遇,同样的竞争环境。民营医院需要自负盈亏,不能作为医保定点医院,更不能作为公费医疗的定点医院,民营医院面临着比公立医院更大的困难、更多的政策限制。由于不能从医保和公费医疗这个大市场中分得一杯羹,民营医院只能通过不断做广告来宣传自己,以此吸引患者就医,或者通过发展某一项专业医疗技术,来取得某一方面的市场。在这样一种运作之下,民营医院遭遇了比公立医院更为严重的信任危机。

  民营医院作为营利性医院,面临着两个层面的监管:作为普通企业,它接受工商、税务、物价等部门的监管;作为医院,它应受行业监管。在实践中,却出现了都不管或都管不好的现象。监管缺位,导致了严重的后果:一方面,患者花费大量血汗钱,不断被黑心医院宰割,却难以得到相应的医疗服务,治不好病;另一方面,一些民营医院在急于牟利的心态下,不断挑战道德底线,败坏了民营医院的形象。一些违规违法的民营医院平时就毛病不断,患者投诉较多,但政府监管和查处总是慢半拍。

  2  政府监管责任的强化

  现阶段我国宏观经济形势较好,国内生产总值和投资增长旺盛,境内外投资比较活跃,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是发展民营营利性医院的好时机。如今,我国的一些民营医院已经具备了与公立医院竞争的条件,少数幸运进入医保定点医院的民营医院也表现不俗。但就总体而言,营利性医疗机构从床位、手术量、门诊量上都处于绝对弱势,民营医院无论在数量上、规模上都不足以与公立医院抗衡。但我国人口众多、医疗资源相对短缺、公立医院管理效率较低,这是一些价格低廉、服务周到的民营医院能生存的原因。政府应鼓励民营医院的发展,但应注意由于公立医院基数较大,且总体效率不高,所以,对鼓励私人投资医疗服务领域的政策要明确方向,主要应当鼓励他们去转制和改造现有公立医院以及集体所有制的企业医院,不应当以新建私立医院为主。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