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贡献药企才能中标?专家称警惕“以药养政” - 健康之初


有贡献药企才能中标?专家称警惕“以药养政”

核心提示:饱受诟病的

  饱受诟病的"以药养医"尚未根治,又出现了一个新名词--"以药养政"。

  业内人士透露,在部分地区,药企招标的衡量标准不仅包括产品质量等因素,还需要企业对地方卫生事业有所"贡献",名曰"贡献度"或是"卫生促进基金"。专家称,出现此类"以药养政"的现象比"以药养医"更令人担心。

  以药养政的苗头

  医改的重头戏是要切除"以药养医"这颗毒瘤,但据中国医药管理协会统计,2009年在医院总收入中,药费的占比仍然在上升。

  更重要的是,"以药养医的问题还没有解决,现在又出现一种倾向--以药养政,"中国医药管理协会副会长王波透露,"在一些地区的招标过程中,中标的公司需要向当地人民政府交5%或8%的卫生促进基金,我觉得这样不对。"

  究其原因,王波指出,在医改的投入中,地方配套资金约占6成,部分地方政府在落实医改配套资金时遇到了困难,而这一缺口很可能最终由医药产业的利润来填补。

  王波并未透露这一现象具体出现在哪些省市,但业内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在眼下盛传或将全国推广的"闵行模式"中,企业"贡献度"的大小正是产品能否进入闵行市场的考虑因素之一。

  所谓的"闵行模式",是指在上海市统一招标后,闵行区再为每种药品,择优确定一个规格、一个生产厂家和一个供应商。对此模式,业内褒贬不一。

  但前不久,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司长陈文玲在一份调查报告中对其的肯定,以及该模式获高层青睐或将推广的传言,使得低调实行5年的"闵行模式"聚焦在镁光灯下。

  "药品想要进入闵行区,就可能面临二次降价或者需要从销售收入中拿出几个百分点做'贡献',这些钱可能也是用于医改的。"上述人士称,每个企业的贡献度不尽相同,而独家产品或生产厂家较少的产品多半不需要有"贡献"。

  对此说法,昨日,记者联系上海市闵行区卫生局多个科室,但均未得到正面回应。

  政府介入的弊端

  对于当前的药品集中采购模式,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素来不看好。而对于"闵行模式",他更是积极反对,"这其实就是一种以药养政的办法。"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闵行模式"的核心,正是区政府全面介入药品流通,在省级招标的基础上进行'二次招标'。闵行区在省级招标的基础上再度遴选,使得大量本来已经中标的产品被排除在闵行市场之外。

  "比如零售价100元的药品,如果采用闵行模式,可能先将60元先归入当地政府账户,再将其下拨给某医疗机构,但问题是这个中间环节会不会燕过拔毛?"多年的实地调研经验,使得朱恒鹏担心,新增的区政府环节可能将带来严重的后患。

  朱恒鹏表示,一旦政府部门介入药品利润的分配过程,将来很难使其从中退出。"这好比是一块到嘴的肥肉。"他说。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