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腺性膀胱炎要注重护理 - 健康之初


治疗腺性膀胱炎要注重护理

核心提示:腺性膀胱炎是一种非肿瘤性炎性病变, 国外文献报道其患病率为0.9%~1.9%,腺性膀胱炎在过去被认为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膀胱粘膜增生性病变,但近些年来本病发病率逐年增高,可能与对本病的认识日益深刻及检查手段不断更新发展有关。

  腺性膀胱炎是一种非肿瘤性炎性病变, 国外文献报道其患病率为0.9%~1.9%,腺性膀胱炎在过去被认为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膀胱粘膜增生性病变,但近些年来本病发病率逐年增高,可能与对本病的认识日益深刻及检查手段不断更新发展有关。

  目前该病的确切病因尚不完全明了,正常膀胱黏膜无腺体,膀胱黏膜由于长期慢性炎症刺激,移行上皮的基底细胞呈灶性增生,并伸展至固有膜形成实心的上皮细胞巢(Brunn巢),再在细胞巢内发生腺化,形成腺样结构,即为腺性膀胱炎。

  腺性膀胱炎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镜下或肉眼血尿,血尿多表现为终末血尿。腺性膀胱炎的确诊主要依靠膀胱镜检查及活检。病变部位主要发生在膀胱三角区、颈部、且为多中心性。依据病变的形态可分为1.滤泡样水肿型。较为多见。可见片状或散在的滤泡水肿样隆起或绒毛样增生。2.乳头状增生型。镜下见乳头状肿物,有蒂,易误诊为膀胱肿瘤,而腺性膀胱炎的乳头状肿物一般表面光滑,蒂较宽,几乎无血管生长,而且一般不呈浸润性生长。而膀胱肿瘤在B超下可见浸润性改变,故二者可加以区别。3.慢性炎症型。表现为膀胱局部粘膜粗糙,血管纹理增多。4.膀胱粘膜无显著改变型。膀胱粘膜大致正常只是在随机活检时发现,较容易漏诊。本组病例中滤泡样水肿型有26例,占总数的72%,和文献报道的一致。

  目前治疗方法很多,但普遍认为尚无满意的治疗手段。,单纯抗感染、药物膀胱灌注化疗等方法并不十分理想,而采取膀胱部分切除术,膀胱粘膜剥脱术等开放性手术创伤大,手术并发症多,且仍存在术后腺性膀胱炎再复发的可能。

  由于腺性膀胱炎术后易于复发,且可能发展为膀胱腺癌的特点,术后应常规进行药物膀胱灌注化疗,定期行膀胱镜检查尤为重要。常常采用羟基喜树碱、吡柔比星等药物定期膀胱灌注以预防腺性膀胱炎复发,疗效较为满意。定期行膀胱镜检查,以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同时也要注意术后的保健。

  护理要点

  1、膀胱炎不仅是妇女常见病,男性也会出现膀胱炎,常因会阴部不洁净,细菌由尿道逆行向上而发生感染,所以预防膀胱炎的关键是保持会阴部的清洁卫生。

  2、勤换内裤,常清洗。注意会阴部清洁,注意性交卫生。

  3、每次排尿宜排尽,不让膀胱有残余尿。每次性生活后宜排尿一次。

  4、多饮水是治疗膀胱炎的秘诀。

  5、慢性病例要用足量的抗菌药物,坚持治疗4~6周。

    健康之初(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