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不辍当心患上强迫症 专家:树立正确消费观 - 健康之初


网购不辍当心患上强迫症 专家:树立正确消费观

核心提示:“网购强迫症”一族,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尽量不买不需要的东西,下单前多考虑一下,避免冲动消费。她指出,网购是一种趋势,面对它带来的影响,人们应该调整自己的消费观。

  紧张的“双十一”和“双十二”网购热潮还未消退,不少“秒杀控”、“网购达人”已经开始瞄准了“圣诞促销”,据了解,有关专家指出,继“车奴”、 “房奴”之后,“网购奴”日渐增多。网购消费适度即可,一旦成瘾就成了一种强迫症。

  “网购达人”月消费逾万元

  小程在我市一家医院从事文秘工作,月薪3000元左右。大约半年前,她在新浦一家商场促销时买了一件1800元的皮大衣,她觉得特别高兴,但同事在网上只花了999元,就买到颜色款式跟小程一模一样的大衣,这件事对小程触动很大,从此,小程迷恋上了网购。不久前的“双十一”和“双十二”,小程网购花了2万多元,现在,她和老公的工资都花光了,这个月的房贷还没有还。即将来临的圣诞节,不少网络商家已经打出抢购广告,尽管已没有钱,小程还是有些蠢蠢欲动,她将已经看好的东西罗列出来,就等着到点刷信用卡抢购。

  不仅小程如此,新浦市民林夕(化名)更是“网络达人”。“你是林夕吧,你的快递到了,下楼来取一下。”这是林夕每天都要接听的电话。最多一天,她签单10次。仅“双十一”,她就网购35笔网络产品,花销近5000元,购物项目从一元的秒杀瓷碗到几百元的衣服不等。

  “网购达人”也是一种强迫症

  近年来,随着中国网购市场的发展,网购成瘾的人数逐年增加,小程和林夕只是我市普通“网购达人”的缩影。据海州一家快递公司快递员陈怀智介绍,公司每天收到上千个包裹,仅他一个人每天就要送约400个快递包裹,很多包裹都是节日期间市民们网购的。他还说,每天送的包裹,收件人多数是女性,只有10%是男性。令人担忧的是,很多人对网购产生了依赖心理,由强迫倾向发展成不同程度的“网购强迫症”,其中,以年轻女性居多。

  我市农工党阳光心理中心首席心理咨询师董淑旺认为,一方面,网上购物便宜便捷,吸引了很多市民,在因网购成瘾前来心理咨询的市民中,有八成以上的市民觉得网购价格便宜,既便捷又省力,而且网购品种丰富,所以他们每天打开电脑,第一件事就是在固定时间网购,有些甚至严重影响了工作;另一方面,由于现代年轻人工作压力大,网购的确能或多或少地缓解压力,这一点对于女性更加明显。有些盲目消费者,即使买到家里的商品对自己或者家庭来说用处不大,可还是在网购的过程中享受那种快乐、兴奋、刺激。这在心理学上称为“管状意识”,能使人盲目。

  树立正确消费观增强意志力

  如何缓解“网购强迫症”?市第四人民医院心理中心主任王丽华建议,“网购强迫症”一族,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尽量不买不需要的东西,下单前多考虑一下,避免冲动消费。她指出,网购是一种趋势,面对它带来的影响,人们应该调整自己的消费观,在消费时,可以记录一下自己想买的东西,加一加价格,也可以逛逛商场,使用现金支付。她还说,要克服“秒杀控”甚至“网购强迫症”,关键还是要有意志力。要学会明确自己的生活目标,制定一定的经济规划,科学规划自己的收入,同时,要锻炼自我控制能力,不要放任这些成瘾性行为,进而影响自己的生活。

  此外,把网购当做发泄途径的人要多拓展兴趣爱好,丰富娱乐休闲方式,寻找健康的排压途径,多与朋友一起参加户外活动,或者外出旅行,用健康的方式释放压力。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