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艾滋病家庭 - 健康之初


走进艾滋病家庭

核心提示:每个人都有一个家,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人们都会步履匆匆地朝它奔去。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有一个特殊的家,说它特殊,是因为它的“家庭成员”是30多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

  每个人都有一个家,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人们都会步履匆匆地朝它奔去。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有一个特殊的家,说它特殊,是因为它的“家庭成员”是30多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虽然这个家异常简朴,但对这个特殊人群来说,它却是世界上最温暖的港湾。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日前,记者走进了哈尔滨“真爱家园”,走近它的“家庭成员”,了解他们的人生经历,也倾听他们的苦闷和期盼。

  2006年11月29日,在世界艾滋病日来临之际,安徽省阜阳市王寨小学在校园内的树上挂起红丝带,并向师生宣传防治艾滋病的知识。新华社发(马启兵 摄)

  走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谁能理解我们的痛苦?”

  今年3月,黑龙江省红十字会与哈尔滨市疾控中心在荷兰红十字会预防艾滋病项目和哈尔滨市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的资助下,支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成立了艾滋病感染者之家——“真爱家园”。

  冬季的冰城哈尔滨寒气袭人,“真爱家园”里却是暖意融融。在这间不到20平方米的屋子里,志愿者通过举办宣传、培训、咨询、联欢等活动,为感染者和病人提供同伴教育和心理支持。

  家园的墙上,一块被红丝带围绕的白板格外引人注目,上面贴着一颗颗“红心”,每颗“心”上都有一个名字,每个名字代表了一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

  33岁的小雷(化名)看上去与常人无异,而实际上他是一位需要靠药物治疗的艾滋病病人。2006年12月,小雷陪一位朋友去做HIV检测,结果朋友安然无恙,他自己的检测呈阳性。

  小雷说:“得知这个消息的一瞬间,我感觉自己完了。我不知道能活到什么时候,也不知道该去什么地方治,只有等死。我后悔过,痛苦过,感觉生命已经到了尽头。”

  服药后,小雷出现了皮疹和高烧症状,很快他得了艾滋病的消息便在家乡传开了,周围人的歧视让他无法继续原来的生活。小雷与妻子离了婚,被迫离开了家。

  34岁的小强(化名)和32岁的小伟(化名)是一对男同性恋者,他们在哈尔滨市打工时相识,至今已有12年。2006年8月,小强被检测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以前只是听说过这个病,但并不懂。当时疾控中心一个人给我打电话,说你感染了HIV,我说没听明白,希望他能用中文再说一遍,他告诉我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我当时就感觉天旋地转,一下就靠在身边的一棵大树上。我以为自己马上就要死了。”

  小伟也是一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那种痛苦外人很难体会”,谈起自己的经历,他的语气低沉而忧伤:“我的家在一个偏远山区,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哥哥还因车祸留下了后遗症,家里的生活都靠60多岁的母亲一个人维持。我是母亲最大的精神寄托,她希望有一天能抱上孙子,可现在看来,这个希望肯定要落空了。”

 关注艾滋病 关爱生命>>>健康之初艾滋病频道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