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艾滋病与世界艾滋病日 - 健康之初


了解艾滋病与世界艾滋病日

核心提示:自1981年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世界首例艾滋病病例后,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和社会热点问题。

  【世界艾滋病日】

  自1981年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世界首例艾滋病病例后,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和社会热点问题。为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1月在英国伦敦召开有100多个国家卫生部长参加的高级会议,会议确定每年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World Aids Day),号召世界各国在这一天举办各种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1988年12月1日是第一个世界艾滋病日,主题为“全球共讨,征服有期”。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起初负责世界艾滋病日的宣传工作,包括确定每年的宣传主题。2005年,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将这一工作交由一个名为“世界艾滋病运动”的独立机构负责。“世界艾滋病运动”结合自身工作情况,将2005年至2010年世界艾滋病日的宣传口号都确定为“遏制艾滋、履行承诺”,并每年选定一个主题。

  世界艾滋病日历年主题

  2009年至2010年:主题为“普遍可及和人权”。 艾滋病防控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仍任重道远

  2008年:主题是“领导”,宣传口号为“遏制艾滋、履行承诺”。

  2007年:主题是“领导”,宣传口号为“遏制艾滋、履行承诺”,意在突出领导者在艾滋病防治中的作用。

  2006年:遏制艾滋、履行承诺

  2005年:遏制艾滋、履行承诺

  2004年:关注妇女,抗击艾滋

  2003年:沿用去年“相互关爱,共享生命”的宣传主题,强调以消除歧视、倡导关爱的精神来鼓励全社会积极行动,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创造更为宽松和谐的生活环境。>>

  2002年:相互关爱,共享生命

  2001年:预防艾滋病,你我同参与

  2000年:预防艾滋病,男士责无旁贷

  1999年:关注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倾听、学习、尊重

  1998年:青少年:迎战艾滋病的生力军

  1997年:生活在有艾滋病世界中的儿童

  1996年:同一世界,同一希望

  1995年:共享权益,共担责任

  1994年:艾滋病与家庭

  1993年:时不我待,行动起来

  1992年:预防艾滋病,全社会的责任

  1991年:共同迎接艾滋病的挑战

  1990年:妇女与艾滋病

  1989年: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世界——让我们相互关照

  1988年:全球共讨,征服有期

  这份名为《保障我们的未来》的报告说,非洲在普及艾滋病预防和治疗等领域取得了一定进展,有些非洲国家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趋于稳定甚至开始下降,但非洲在应对艾滋病方面仍面临严峻挑战。在一些国家,艾滋病病毒感染率在年轻人、妇女和女童中呈上升趋势。此外,包括性别不平等在内的一些社会文化习俗仍在助长艾滋病的传播,同时给控制艾滋病的努力带来了障碍。

  报告指出,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仍然是全球受艾滋病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全世界68%的成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居住在这里。此外,由于死于艾滋病的人数激增,到2005年,这一地区居民的平均寿命已经从1995年的62岁下降到了48岁。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执行主任彼得·皮奥特在报告发布仪式上指出,非洲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仍有许多工作要做,目前应当考虑的是非洲抗击艾滋病努力的可持续性以及在财政和管理方面所面临的长期挑战。

  联合国人口基金副执行主任普尼马·马内表示,目前加强艾滋病预防工作至少应从六个方面入手:第一是防止携带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将病毒传染给胎儿;第二是加强年轻人的艾滋病教育,因为目前在全球15岁至24岁的青少年中,只有约33%的男性和20%的女性知道如何预防艾滋病;第三是制止艾滋病的婚内传播,尤其是要加强对婚姻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低龄妻子的保护。

  马内说,第四个方面是制止与艾滋病有关的性别歧视和暴力,使更多的女性能得到艾滋病检测和相关服务;第五是大力推广和加强避孕套的使用,因为目前全球公共机构每年向每个成年男子提供的避孕套平均只有两个;第六是向携带艾滋病病毒的女性和男性提供生殖健康方面的咨询和服务。

  第八届亚洲-太平洋地区艾滋病大会19日在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开幕,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500多名代表将在为期5天的会议上就如何预防、治疗和控制艾滋病交流经验,制订策略。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