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恐艾”阴影下的人群 - 健康之初


活在“恐艾”阴影下的人群

核心提示: 从医学检测上来说,恐艾症患者不是感染者,但是我们能感受到,这部分求助者所承受的精神压力,甚至比感染者还要大。

  活在“恐艾”阴影下的人群

  他们反复做HIV抗体检测,频繁求助心理医生,甚至怀疑感染上了未知病毒

防艾:从男“同志”抓起

  坐在黄河路一家咖啡馆的窗前,41岁的老A(网名)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苍老许多,脸上的皱纹、布满血丝的眼睛和日渐稀疏的头发,这一切似乎都在说明,这一年多来,老A的日子有多么难熬。“这一年多时间里,我先后做了7次HIV抗体检测,每一次结果都呈阴性。医生也告诉我,不可能是艾滋病,但是我却能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已经发生了变化。”老A叹了口气说,“我自己的身体有病没病,我当然很清楚。”

  医生们通常会把老A这样的求助者,划归到“恐艾症”的类型人群中。只不过,有时老A和他的“病友”们却不太认可医生这种说法。今年9月,老A加入了一个网络QQ群。“我们这个群里的人,情况都差不多,我们中的一部分人,身体已经出现了病变。所以我觉得,我们不是‘恐艾’那么简单。”

  患者特点

  都有过“可能被感染”的接触

  老A是大连一家从事海产品贸易的公司负责人,去年3月,一家国外公司安排大客户出国旅游,老A也在受邀请之列。“我跟两位同事一块去的。”老A说,出于好奇,在欧洲某城,老A和同事在客户的安排下,一起光顾了当地一所著名的红灯区。

  一夜风流过后,老A的平静生活也被彻底打破。“回来后第26天,我的身体开始出现一些反应,下巴淋巴结肿大,很痛,伴随有头晕,疲劳,腹泻等症状。”老A说,“我的两个同事,也出现了类似症状。”身体上的变化,让老A敏感地意识到,自己可能是感染上了艾滋病。于是,老A马上去医院做了HIV抗体检测。

  “第一次做的‘筛查报告’上显示,我的HIV抗体为阴性,没有被感染。”老A说,“但是很快我又了解到,艾滋病有很长一段潜伏期,人体感染HIV病毒后,在一段时期内是检测不到的HIV抗体的,需要有一段‘窗口期’。这个‘窗口期’的长短因人而异,往往要到6到8周,最长的可能要到3个月以后才能被检测出来。”

  为了保险起见,事发3个月后,老A又去医院做了一次HIV抗体检测,结果仍然为阴性。“检测结果虽然显示我没有被感染,但身体疲劳、免疫力低下、头晕、腹胀、皮肤起红点等病症却并没有消除。”此后的日子里,老A始终没能走出“恐艾”的阴影,他一次又一次地去做抗体检测,“我十分肯定,我已经被感染了,可能不是HIV病毒,或许是一个现代医学上还没有被发现的新病毒。”

  在老A的QQ群里,有不少相似经历的“病友”,小敏(化名)也是其中之一。“今年5月份我去西部一座城市出差,途中出了车祸,右腿动脉血管被变形的车体划伤。”小敏说,“后来,我被送到事发地附近县城的一所医院里抢救,由于失血过多,医生给我输了血。”伤愈后回到大连不久,小敏发现,“自己的身体出现了一些明显变化,比如经常低烧、乏力盗汗、咳嗽、口腔溃疡,腹股沟还出现两处淋巴结等。”

  小敏担心自己可能是在输血过程中,感染上了艾滋病。“于是我就到我们区里的‘防艾所’,做了一次‘筛查’,当时的结果是HIV抗体阴性,没有被感染。”小敏说,“可是,此后的日子里,我的身体越来越虚了,吃了很多补药,基本上不起任何作用。”小敏因此怀疑,自己可能已经成了“一个未被检测出来的病毒感染者。”

  造成恶果

  挥之不去的阴影导致家庭破碎

  在咖啡馆里,老A喝咖啡时坚持使用吸管,并且在与记者谈话时,也习惯用手挡在自己嘴巴前,以免唾液飞溅到其它地方。“因为我感染的可能是一种未知病毒,我也不清楚它的传播方式是什么样的,所以在一切公共场所里,我都会尽量小心再小心,免得把病毒传染给他人。”老A说。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