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达标”可能逆转肝硬化 - 健康之初


“双达标”可能逆转肝硬化

核心提示:肝硬化的病理改变的标志原先的肝结构被假小叶取代,这些假小叶不具有正常的生理功能,这也是肝硬化治疗的一大难题。

  肝硬化、肝癌往往是导致慢性乙肝患者死亡的“终极杀手”。在近日闭幕的第46届欧洲肝脏研究学会年会上,我国肝病专家公布了最新的研究成果,规范的抗病毒治疗,不仅有助于预防肝硬化、肝癌,甚至能在一定程度上逆转肝硬化的进程。

  慢性肝炎如果迁延不愈,会使肝细胞反复死亡,并代之以瘢痕组织,肝脏内外布满了硬化的结节,故称之为肝硬化。如不及时控制,肝脏功能会进一步受损,并出现各种并发症如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甚至发展成肝癌,从而危及病人生命。因此,在2005年及2010年两个版本的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都将“减少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列为重要的治疗目标。

  研究表明,肝硬化发生与乙肝病毒DNA水平及E抗原状态等息息相关,如果乙肝病毒DNA水平居高不下,或者病毒E抗原检测始终阳性,肝硬化的风险就会增加。

  我国慢性乙肝患者中,有六成为E抗原阳性。与会专家指出,对这部分患者而言,从降低肝硬化风险的角度考虑,最科学的治疗目标就是“双达标”。即乙肝病毒DNA检测不到,同时E抗原消失、E抗体出现。

  在本届年会上,有台湾大学学者研究表明,乙肝患者接受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实现“双达标”后,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显著降低,生存时间也显著延长。同时,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科的专家认为,肝纤维化是肝硬化的发展过程,纤维化的水平反映了肝硬化进展的程度,这说明实现“双达标”,不仅能预防肝硬化、肝癌的发生,或许还有助于肝硬化的逆转。但对患者来说,没有一个药物是百分之百最好的选择,治疗关键就是个体化。打个比方,就好像结婚对象,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如果患者治疗方案的制订能够个体化,就能取得最优化的效果。

相关阅读推荐:

  黑巧克力可以缓解肝硬化

  如何自测早期肝硬化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