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儿童哮喘不可缺少的三环节 - 健康之初


控制儿童哮喘不可缺少的三环节

核心提示:2008年10月《中华儿科杂志》发表了我国最新修订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其中,正确诊断、规范治疗、教育管理是达到儿童哮喘控制目标不可或缺的三个环节。

  2000年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儿童哮喘累积患病率为0.25%~4.63%,与1990年调查累积患病率0.11%~2.03%相比,十年内儿童哮喘患病率平均上升了64.8%。

  2008年10月《中华儿科杂志》发表了我国最新修订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其中,正确诊断、规范治疗、教育管理是达到儿童哮喘控制目标不可或缺的三个环节。

  诊断:注重年龄特点、临床表型和排除性标准

  哮喘诊断强调结合年龄特点、注重不同表型并应用排除性诊断标准。

  5岁以下儿童喘息的3种临床表型虽然可用于预后判断,但无法早期对患儿进行明确分类。因此,新指南提出了哮喘预测指数,应用阳性预测指数决定对5岁以下喘息儿童是否应用抗哮喘治疗。

  哮喘症状是非特异性的,因此要首先除外其他疾病所致喘息,才能诊断哮喘。

  仅根据病史、肺功能检查、过敏状态检测很难确诊哮喘,对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的充分了解以及对诊断性治疗、辅助检查的选择应用和结果解释均很重要。尤其是对婴幼儿喘息、难治性哮喘和重症哮喘的诊断和评价尤为复杂,还需作更多更细致的临床研究。

  治疗:ICS与吸入型速效β2受体激动剂仍为主导

  在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推广已十余年的今天,治疗新理念也在逐步推出,但哮喘治疗的两个基本点,即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CS)和吸入型速效β2受体激动剂,仍占主导地位。

  在临床实践中,应充分把握儿童哮喘治疗的基本点:① ICS是5岁以下儿童哮喘长期治疗的最有效药物,推荐使用小剂量ICS作为初始控制治疗;② 对病毒诱发的反复喘息和轻度持续哮喘、无法应用或不愿使用ICS及伴过敏性鼻炎的患儿,白三烯调节剂可作为一线用药;③ 吸入型速效β2受体激动剂是目前最有效的诱导缓解药物,是各年龄段儿童急性哮喘的首选药物;④ 对各年龄段儿童患者都不应将吸入型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作为单药治疗,只能在用适量ICS时联合使用;⑤ 临床缓解期仍应持续监测病情变化,并注重对过敏性鼻炎等合并症的治疗。

  教育管理:医师、社区、政府各司其职

  当前我国儿童哮喘防治教育工作绝大部分由一线儿科专业医护人员承担,而哮喘的长期规范化监测和管理也只在为数不多的医疗单位得以实施,要实现指南细则和覆盖全国各地区的患儿,依然任重道远。

  除了完善对专业儿科医疗和保健工作者的继续教育外,也要获得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支持,加强与各级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机构的合作,使更多掌握专业知识和有实践经验的儿科医疗保健人员加入到哮喘防治教育和管理这一基本环节中,使更多患儿受益。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