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新知:癌痛治疗别陷误区 - 健康之初


癌症新知:癌痛治疗别陷误区

核心提示:很多医生错误地认为,癌痛是患者必须要承受的,肿瘤治好了自然就不痛了。或者以为疼痛治疗只是治标,只能改善症状,意义不大;抗肿瘤治疗才是治本。

  10 月11 日是“世界镇痛日”。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却又最难控制的症状之一。调查显示,初诊的癌症患者,疼痛发生率为25%,晚期的癌症患者疼痛发生率则升至60%~80%,其中1/3为重度疼痛患者。在我国,约有一半的癌症患者疼痛未得到有效控制,30%的患者临终前严重疼痛没有得到有效缓解。临床医生往往更重视癌症的病因治疗而忽略了对癌痛的控制,另一方面,有些医生和患者对疼痛治疗存在的认识误区也影响了对疾病的及时治疗。

  误区一:控制肿瘤比控制疼痛重要

  很多医生错误地认为,癌痛是患者必须要承受的,肿瘤治好了自然就不痛了。或者以为疼痛治疗只是治标,只能改善症状,意义不大;抗肿瘤治疗才是治本。他们认为控制肿瘤比控制疼痛更重要,只有当疼痛剧烈时才用镇痛药,而且镇痛治疗能使疼痛部分缓解即可。但事实上,对于患者而言,控制疼痛与控制肿瘤同样重要。越早治疗效果越好,最好两者同步进行。因为只有把疼痛控制好,患者的状态才会好,才更有利于肿瘤的治疗。

  误区二:只有疼痛剧烈时才用镇痛药

  对于疼痛患者,及时、按时用药才会更加安全、有效,而且所需要的镇痛药强度和剂量也最低。另外,长期疼痛还会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影响患者的情绪和心理健康,甚至出现因疼痛导致的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相关的交感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为痛觉过敏和异常疼痛等难治性疼痛。因此出现疼痛不应拖延,应及时治疗。

  误区三:非阿片类药物更安全

  阿片类药物与中枢特异性受体相互作用而缓解疼痛。但大剂量可导致木僵、昏迷和呼吸抑制。很多临床医生错误地认为,阿片类药物不安全,因而不愿给患者处方。但事实上,对于需要长期接受镇痛药物治疗的患者,使用阿片类药物更加安全、有效。对于既往未接受过阿片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大剂量阿片类药物可能出现呼吸抑制和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但是如果正确滴定用药剂量,就可以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

  误区四:不能服药就注射杜冷丁

  世界卫生组织(WHO)已经把杜冷丁列为癌症疼痛治疗不推荐使用的药物。杜冷丁的镇痛作用强度仅为吗啡的1/10。其代谢产物去甲哌替啶的清除半衰期长,完全排出机体约需13个小时,且具有潜在的神经毒性与肾毒性。持续使用杜冷丁不仅不会增加止痛效果,反而会使去甲哌替啶在体内大量蓄积,严重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使患者出现谵妄、震颤、神志不清、惊厥等精神异常及呼吸困难,特别是对肾功能不全者,其毒副反应更大。有研究显示,长期使用杜冷丁止痛,患者容易成瘾。

  误区五:服药后出现呕吐应停药

  呕吐、镇静等不良反应一般仅出现在用药的最初几天,数日后症状多可自行消失。对于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积极的预防性治疗,可减轻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由于阿片类药物具有呼吸抑制的不良反应,不少临床医生担心肺癌、肺转移癌患者可能因肺功能不良,对阿片类药物的耐受性降低。但事实上,肺癌疼痛病人可以安全使用阿片类止痛药。因为肺部疾病所引起的呼吸困难是肺部病变所致,而阿片类药物对呼吸抑制是药物的中枢作用,并不会加重肺部病变。

  误区六:停药太快一定会出现戒断症状

  临床实践证明,只要癌症患者疼痛得到控制或消除,随时可以减量或停用阿片类镇痛药,不会有戒断症状。吗啡日用量为30 毫克~60 毫克时,突然停药一般不会发生意外。对长期大剂量用药的患者采用逐渐减量停药的方法,即在最初的两天内减量25%~50%,以后每两天减量25%,直至日用量为30 毫克~60 毫克时停药。若出现比较严重的疼痛症状,应缓慢减量。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