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治疗也要讲“中国特色” - 健康之初


癌症治疗也要讲“中国特色”

核心提示:国内最大规模癌症生存率数据总分析发布,数据显示,中国癌症五年生存率为30.9%,不及美国的一半,因此,不少癌症患者将希望寄托在海外就医,认为发达国家的医疗技术和研发的新药能挽救他们。但实际上,海外就医往往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

  日前,国内最大规模癌症生存率数据总分析发布,数据显示,中国癌症五年生存率为30.9%,不及美国的一半,因此,不少癌症患者将希望寄托在海外就医,认为发达国家的医疗技术和研发的新药能挽救他们。但实际上,海外就医往往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

  对待“中国特色肿瘤”国内医疗界更有发言权

  老张是名癌症患者,也有过海外就医的经历。但那次经历,让他发现海外就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老张患有胃癌,一路舟车劳顿到了美国后,首先要过的就是语言关,好不容易找到了翻译,治疗时却发现那里对胃癌的治疗方法和国内并不一样,国内主要是手术和化疗为主,而国外很强调术后放疗。“治疗范围太大,身体损伤太厉害了。”最终,老张无奈地又回来了。

  癌症的种类构成存在着国家差异。在发达国家,前列腺癌、乳腺癌占多数,而在中国常见的“特色肿瘤”,比如胃癌、肝癌、食管癌、鼻咽癌等,在国外很少见,临床数据少。因此在治疗经验上,对待“中国特色肿瘤”国内更有发言权,患者得到的治疗技术可能更先进更全面。比如在纽约,那里的胃癌教学只提供三次腹腔镜教学示范,至于怎么手术,压根就没有提及,因为胃癌在那里太少见了。

  至于鼻咽癌,不仅国外罕见,在国内也是南方多于北方,且不说海外就医,就是从南方跑到北方求医,治疗效果也未必更好。对于一些晚期癌症患者,昂贵的海外就医费用并不一定能换来更好的效果。一些患者在花了几十万的中介费和数目可观的治疗费用后,得到的治疗建议和国内完全一样。而且在国外按照诊疗规范,对于晚期病人,医生可能更早地宣布放弃。

  国内癌症患者生存率低并不是全输在医疗技术上

  医学界为了统计癌症病人的存活率,采用大部分患者预后比较明确的情况作为统计指标,这就是临床上常说的五年生存率。“五年生存率”即某种肿瘤经过各种综合治疗后,生存五年以上的比例。通常,各种肿瘤根治术后五年内不复发,再次复发的机会就很少了,故常用五年生存率表示各种癌症的疗效。

  国内癌症患者生存率不及国外,问题主要不在医疗技术水平上,而在于癌症发现、治疗的不及时。以胃癌为例,胃镜普查在日本比较普及,因此胃癌70%~80%发现时是早期,而中国70%~80%胃癌被发现时是晚期。再如前列腺癌、乳腺癌,在美国往往预后较好,而在国内则生存率较低,其原因也是因为许多人接受治疗时已是晚期。

  事实上,国内目前与国际上关于癌症的学术交流十分频繁,医疗技术基本是与国际接轨的。而且国外的新药一般一两年内就能在国内上市,即使没有上市,也可以邮购,因此患者没有必要舍近求远地就医。

  要减小差距关键在于重视针对性的体检

  癌症有时是防不胜防的,哪怕生活习惯保持得不错,但还是难逃癌症的魔爪,因此,只有靠定期的有针对性的体检,才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才能将生存率提高。

  目前大部分人的体检还是停留在表面,不该做的体检项目做了一堆,该做的没有做。很多人认为要查肿瘤,抽血查一查肿瘤标注物就可以了,殊不知很多癌症通过这项检查根本查不出来。癌症的检查一定要配合一些仪器,比如胃癌要结合胃镜,肺癌要通过CT,有些患者畏惧胃镜,又害怕辐射拒绝CT,结果最终发现这些癌症时,都已经转移了。

  体检更要有针对性。体检项目的选择要结合年龄、身体情况、生活习惯、家族史进行选择,做到一个患癌全家查癌。特别是老年人,体检时不能只重视心脑血管疾病的检查而忽视了癌症的筛查,70岁以上老人最好要做到半年一查,40岁以上者至少每年查一次。特别是容易忽视的大便常规、肛检、胃镜、妇科、乳腺检查等。

  肿瘤治疗首先强调规范化、个体化。癌症病人很难用单一的治疗方式治愈,需采用“鸡尾酒理念”,把生物治疗与外科手术、放射治疗、局部高温、局部冷冻、局部化疗及栓塞等新技术相结合,针对具体病人制定个性化综合治疗方案,根据病人不同病情决定相应的治疗策略,“以病人为本”,提供合理、廉价的治疗方案,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疗效和病人生活质量,增加生存率。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