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医院罗云峰教授:乳腺癌患者应争取“刀下留乳” - 健康之初


珠江医院罗云峰教授:乳腺癌患者应争取“刀下留乳”

核心提示:20世纪70年代,“保乳术”的概念孕育而生,其后在四十年的发展中,保乳手术逐渐成为外科手术的首要治疗方法,在欧美国家中一半以上的女性患者都接受了保乳术的治疗,在香港这个比例也高达30%,可惜的是在中国大陆比例却只有7%。

  乳腺癌是现代女性的头号杀手,早在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有统计,大约有140万的妇女被确诊患有乳腺癌,其中的40万最终死于乳腺癌,而在我国的城市妇女中,发现大约每一万人中就有3-4人罹患乳腺癌,而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小,更让人遗憾的是,就算是从乳腺癌死亡威胁中“逃生”,可女性也要面对乳房全切后所导致的一系列社会和心理问题。如何让女性既能从乳腺癌治疗中得到治愈,又能保留乳房,已成为患者与医生之间共同面对的难题。

  20世纪70年代,“保乳术”的概念孕育而生,其后在四十年的发展中,保乳手术逐渐成为外科手术的首要治疗方法,在欧美国家中一半以上的女性患者都接受了保乳术的治疗,在香港这个比例也高达30%,可惜的是在中国大陆比例却只有7%,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普外科乳腺专家罗云峰主任医师表示,“在规范化标准保乳手术治疗的前提下,让患者正确选择保乳是至关重要的。”

  指导专家:罗云峰  珠江医院普通外科副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

  毕业于广州中山医科大学医学系。广东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外科杂志特邀联络专家,中华医学会会员,《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编委,参与国家“863”重大合作课题研究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2等奖1项,参与著书《中国血管外科学》1部,发表学术文章30余篇。

  临床思维清晰敏锐,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手术技术,主要从事乳腺、甲状腺及血管外科领域的研究。在精通传统手术的基础上,特别擅长现代腔镜微创技术治疗各种乳腺、甲状腺及血管疾病,尤其在乳腺癌治疗方面,注重人性化医学模式,以循证医学为依据,实施系统化、规范化、个体化治疗,使患者既达到疾病根治、又减少身心创伤,特别是近年来开展了全程腔镜乳腺癌改良根治保乳或同时乳房重建微创技术,减少了术后胸部畸形及腋窝的变形,能最大程度恢复乳房原貌、保持身体美观,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除手术、药物治疗外,重视指导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使患者能自我健康管理,减少用药,保持身心健康。

  出诊时间:周一、四上午

  出诊地点: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门诊部三楼外科诊区

  温馨提示:罗主任将于12月11日周二下午3时作客健康之初《名医在线》栏目,在线回答网友关于常见乳腺诊断和治疗等相关问题。点击此处可抢先提问!

  观念的改变直接导致乳腺癌手术方式的变革

  对于早期肿瘤患者来说,手术切除一直是最为有效的方法,乳腺癌患者也不例外,但是随着观念的更新,乳腺癌手术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之前的根治术到目前在中国开展最多的改良根治术再到保乳术,之所以变化如此之大,罗云峰主任医师表示,在乳腺癌手术发展初期,根据解剖及病理学规律,专家发现随着乳腺癌的发展,癌细胞局部浸润,并沿着淋巴道转移至淋巴结,最后出现血行播散,发生转移,因此,如果手术能将包括肿瘤在内的全部乳腺、相当数量的乳腺皮肤和周围组织,以及胸大、小肌和腋窝淋巴结整块切除,就可能治愈肿瘤,即乳腺癌外科史上被誉为“经典”的乳腺癌根治术,在这一理论的支持下,根治手术使得乳腺癌的局部复发率也从80%降到20%。

  “经历了上百年的应用,虽然乳腺癌根治术的治疗效果无需置疑,但是切除乳房和胸肌,对女性生活的影响,显而易见是巨大的,由于胸肌的缺失,导致术后患侧手臂的运动功能下降,肋骨直接暴露在皮下,女性的生活质量极为堪忧。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保留胸肌功能成为了潮流,改良根治术得到迅速的推广。”罗云峰主任医师说道,“直到70年代中期,随着生物学和免疫学的深入研究,人们逐渐意识到,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区域淋巴结虽具有重要的生物免疫功能,但不是癌细胞滤过的有效屏障,血液播散对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更具有重要意义,加上放射治疗技术的进步、辅助药物综合治疗概念的产生,临床预后指标和肿瘤标志物检测的提高等,乳腺癌的治疗模式从单一的手术向多学科治疗转变,外科手术变成了只是乳腺癌治疗的一部分,因此,乳腺癌的“缩小”手术没有就此停留在改良根治术上,一种仅通过局部扩大切除乳腺癌肿,如腺体象限切除、区段切除、甚至局部切除,加上腋窝淋巴结清扫的术式—保乳术,联合术后放、化疗,就可以获得和乳房全切相似的效果。保乳手术是乳腺癌外科治疗中的又一次重大革命,在欧美国家成为主流,但是,在国内仅有少部分患者愿意接受保乳手术。”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