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个安睡好宝宝? - 健康之初


如何做个安睡好宝宝?

核心提示:如何做个安睡好宝宝

  如何做个安睡好宝宝

  前几天接待了一个小病人,他的病有些特殊——刚上幼儿园半个月,这两天总是做梦,他的妈妈担心孩子得了睡眠障碍,压力大,请我帮忙让孩子远离噩梦。其实,做梦算不上病,从心理学角度讲,做梦是孩子情绪的反映,一种心理缓和剂,孩子不会因为做梦而生病或情绪不好。那么孩子的梦是怎么产生的?孩子做噩梦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孩子的梦是怎么产生的?

  根据心理学家弗洛依德的说法,梦是某部分清醒状态时精神活动的延缓。孩子在白天的现实生活中,当其内在渴望或期待因现实条件或规范无法(完全)满足时,便可能会借梦来满足内心的冲动,或是当其处于重大危机,却无法适应或应对时,梦就成为一个抒发情绪、发泄能量的场所。无论是好梦还是噩梦,它都是为孩子设计一个允许表现和虚拟的舞台,去做他在现实生活中不敢、不做、不行的事情。总之,梦是一种心理缓和剂,安全阀。

  孩子都会梦到什么?

  孩子做梦的内容并不复杂,多半与白天时的压力和情绪有关,孩子对白天发生在他身边的事情,如受惊吓、被责骂、严厉的管教、突发意外等,会产生强烈的情感,并将它们储存在脑海里,到睡觉时便容易有做噩梦的现象。

  孩子也可能会说梦话

  说梦话,是由于睡眠时大脑主管语言的神经细胞的活动而引起的。而做梦时的一些动作,是由于大脑神经细胞主管动作部分的活动而引起的。一般来说,孩子在睡觉时一些较轻的动作、言语都是正常的。

  让孩子安心、适当倾听、支持鼓励是最好的治疗做噩梦的方法。如果依靠药物治疗,可能进一步导致睡眠的失常与紊乱。

  妈妈注意倾听,鼓励孩子将噩梦说出来。如果孩子的语言表达有欠缺,可以让他用绘画的方式,用纸和笔将噩梦描绘出来,这也是一种理想的表达方法,可以弥补语言表达的不足。在倾听孩子的诉说或分析图画时,你不妨充当一下心理学家,尝试将孩子从虚幻中拉到现实,向他证实:“一条蛇在你衣柜里是不可能的,根本不存在会吃小孩子的大怪兽。”

  儿童心理学家更有趣的建议:借助一些游戏帮助孩子摆脱噩梦困扰。由爸爸来和孩子一起赶走噩梦。爸爸走进卧室,连喊了3次“噩梦!噩梦!离开房间!”不要小看这种做法,孩子信任父母,他相信你有力量解决一切难题。

  比利时著名的儿科专家的另一奇招:“捕捉噩梦神网”。当然,这只是一张象征性的网。网的制作非常简单:取一块钉着长钉的木板,长钉之间用铁丝网相连。然后把它放在窗前。然后告诉孩子,噩梦从此再也进不了房间了。

  孩子频繁出现做梦时惊叫或梦游时,我们要特别注意。

  做梦时会出现惊叫、夜游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孩子大脑神经的发育还不健全,再加上疲劳,或晚上吃得太饱,或听到看到一些恐怖的语言、电影等而引起的。这虽然是功能性的,随着神经细胞发育的成熟会逐渐消除,但还是应该提起我们的注意,如果长期如此,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睡眠质量。

  如果孩子出现做梦时惊叫或梦游,你可以先从他的生活做些调整,比如培养孩子有规律的作息,睡前不要给孩子讲恐怖故事,饮食上特别注意晚餐不要吃得过饱,白天不要让孩子过度疲劳紧张等。这些都有助于孩子的正常睡眠。

  另外,对待梦游的孩子,你能够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防止他自己受伤,要把门窗关好、锁上。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