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先让孩子成为优秀的听众 - 健康之初


阅读先让孩子成为优秀的听众

核心提示:许多的家长都有和孩子一起阅读的经历。因为对于早期阅读理解的偏差,一些家长在和孩子阅读的时候,往往添加了识字的任务,以致破坏了阅读的氛围,减弱了孩子的阅读兴趣,影响了阅读的效果。

  那么,是不是不添加“识字”,阅读就会出效果呢?我想这不会有肯定的答案,因为阅读是个双向甚至是多向的互动过程。只要有一方没能认真进入情境,都会受到影响。比如,家长们和孩子读故事或者讲故事的时候,孩子就是不听,动来动去,干别的事情。家长遇到这种情况,要么,采取强制性措施;要么,放弃阅读。前者,对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极其不利,而后者,不仅培养不了阅读习惯,还可能影响孩子做事不专注的意识。

  怎么办呢?那就是需要,现让你的孩子成为优秀的听众。

  同样是读故事,讲故事,为什么孩子的表现各不相同呢?是不是选的故事不够吸引人?是不是讲的不够生动?是不是选择的时间和空间不合时宜?这些疑问的确都会影响孩子听故事的表现。其实,这些问题用儿童哲学的眼光来看的话,那就是,阅读要从儿童的需求出发,以“儿童为本”。阅读不是简单的拿起书就读的操作,是有一系列细致的体验过程的。

  比如,在阅读之前,你有没有让孩子和你一起选书?选择他喜欢听,喜欢阅读的书?如果是他不喜欢的,那就可想而知的结果了。

  又如,在与孩子将读故事的时候,你有没有和孩子有情感的交流?一方面是你将读故事的语音语调;一方面是作者在故事情节中,所表达的情绪/情感,你有没有产生共鸣,这种共鸣有没有通过你的语音语调以及你的眼神、表情传递给你的孩子,渗透到他的内心世界?

  再如,在阅读之后,你与孩子是马上各干各的事呢?还是有一个哪怕是短暂的沉思呢?如果把书一放,你去看电视了,或者干其他的事去了,孩子也去找东西吃去了,或者上厕所去了。那么,可能在听读书的时候,双方可能产生的共鸣或者一些刹那间产生的问题、想法,在读过之后,没有交流,而随之消失,这是十分可惜的。相反,如果你和孩子一起把所有的书都收拾一下,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地进行一些简单的交流。那就像练气功的人,最后的收功一样,会事毕功倍。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