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做宝宝养成“倾听”好习惯 - 健康之初


帮做宝宝养成“倾听”好习惯

核心提示:孩子不能认真地倾听他人讲话,往往与他不懂得如何去听有一定的关系。这时,父母有意识地教他一些倾听的礼仪,对他养成倾听的好习惯有很大的帮助。

  孩子不能认真地倾听他人讲话,往往与他不懂得如何去听有一定的关系。这时,父母有意识地教他一些倾听的礼仪,对他养成倾听的好习惯有很大的帮助。

  善于倾听--真诚沟通的桥梁上天赐人以两耳两目,但只有一张口,欲使其多闻多见而少言。

  --苏格拉底倾听是搞好人际关系的需要。人有两只耳朵一张嘴,就是为了少说多听。让孩子们学会倾听是培养一切良好习惯的基础。无论是好的学习习惯抑或是行为习惯,都源于最初的倾听。

  曾经有个小国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金碧辉煌,把皇帝高兴坏了。可是这小国不厚道,同时出一道题目: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

  皇帝想了许多的办法,请来珠宝匠检查,称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样的。怎么办?使者还等着回去汇报呢。泱泱大国,不会连这件小事都弄不懂吧?

  最后,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说他有办法。

  皇帝将使者请到大殿,老臣胸有成竹地拿着三根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这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第二个金人的稻草从嘴巴里直接掉出来,而第三个金人,稻草进去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使者默默无语,答案正确。

  虽然三个金人都有各自的价值,但是第三个金人却因为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而价值最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学会倾听是十分重要的。不重视、不善于倾听就是不重视、不善于交流。交流的一半就是用心倾听对方的谈话。

  倾听他人的心声是孩子必须具备的美德。倾听既是一个听的过程,也是一个学的过程。在倾听的过程中,孩子可以从他人的言语中学习到一些自己不知道的知识和他人为人处事的态度与原则。

  韦恩是罗宾见到的最受欢迎的人士之一,他总能受到邀请。经常有人请他参加聚会、共进午餐、担任基瓦尼斯国际或扶轮国际的客座发言人,打高尔夫球或网球。

  一天晚上,罗宾碰巧到一个朋友家参加一次小型社交活动。他发现韦恩和一个漂亮女孩坐在一个角落里。出于好奇,罗宾远远地注意了一段时间。罗宾发现那位年轻女士一直在说,而韦恩好像一句话也没说。他只是有时笑一笑,点一点头,仅此而已。几小时后,他们起身,谢过男女主人,走了。

  第二天,罗宾见到韦恩时禁不住问道:

  “昨天晚上我在斯旺森家看见你和那个最迷人的女孩在一起。她好像完全被你吸引住了。你怎么抓住她的注意力的?”

  “很简单。”韦恩说,“斯旺森太太把乔安介绍给我,我只对她说:‘你的皮肤晒得真漂亮,在冬季也这么漂亮,是怎么做的?你去哪呢?阿卡普尔科还是夏威夷?’”

  “夏威夷。”她说,“夏威夷永远都风景如画。”

  “你能把一切都告诉我吗?”我说。

  “当然。”她回答。我们就找了个安静的角落,接下去的两个小时她一直在谈夏威夷。

  “今天早晨乔安打电话给我,说她很喜欢我陪她。她说很想再见到我,因为我是最有意思的谈伴。但说实话,我整个晚上没说几句话。”

  看出韦恩受欢迎的秘诀了吗?很简单,韦恩只是让乔安谈自己。他对每个人都这样--对他人说:“请告诉我这一切。”这足以让一般人激动好几个小时。人们喜欢韦恩就因为他注意倾听他们的心声。

  可见,倾听,是人际交往的基础,也是赢得良好关系的金钥匙。孩子要与人融洽相处,流畅地交流,必须要先学会倾听。

  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会对自己的人生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会对人的全面素养的提高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学会倾听,也就学会了尊重别人,学会了真诚处事,学会了关心,也学会了理解和沟通。

  “学会倾听”有两层意思,一是要求听别人讲话要用心,要细心。“倾听”,即是细心听、用心听的意思,这也是一种礼貌,表示对说话者的尊重;第二层意思是要“会听”,要边听边想,思考别人说的话的意思,能记住别人讲话的要点。

  倾听能力在现实生活中运用非常广泛,大到听报告、欣赏音乐等,小到一句话及每个字的听和用等,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需倾听。倾听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孩子知识技能的接受和掌握。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发现许多孩子非常善于表达自己,但是却不会倾听他人,无法与人在交往中体现出真诚,甚至不愿意倾听他人的建议和忠告。事实上,每一位父母都应该培养孩子倾听他人的习惯,它将使孩子终生受益。

  “倾听”这个良好的习惯,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很多时间和途径培养而成的。因此家长应该注意从小就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

  一教子智慧:培养倾听能力从父母开始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都没有认真倾听孩子心声的习惯,这也是孩子无法养成倾听他人习惯的原因。有些父母性格很急躁,容不得孩子延迟,听不得孩子吞吞吐吐地讲话。孩子年龄小,语言表达有限,很难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完整而有条理地说出来。因此父母应耐下性子,多给孩子时间,让孩子心情放松地把话说出来。

  小强的母亲最近声带发炎,疼得要命,医生嘱咐她一周内不要讲话,这可憋坏了平时爱说话的她。但是,母亲却发现,这段时间,自己跟儿子的关系奇迹般地融洽了起来。

  看过医生的当天,小强回家一进门:“妈妈,我再也不想去幼儿园了,老师笑话我!”

  如果平时听到儿子这么说,母亲肯定先怪罪孩子调皮,声音比儿子的还大。但是由于不能说话,她只好忍住了,什么都没有讲。

  气呼呼的儿子来到母亲的身边,伤心地哭了起来:“妈妈,今天老师让我们装玩具,我把小马的耳朵给小驴安上了,老师就笑话我,小朋友们也都笑我。”

  母亲依然没有说话,而是把伤心的儿子搂在了怀里。儿子沉默了几分钟,从母亲怀里站了起来,平静地说:“妈妈,我去玩了,我没事了。”然后就高高兴兴地走了。

  这次声带发炎,无意中让小强的母亲体会到了倾听对于和谐亲子关系的奇妙功用。

  培养孩子倾听的能力,就是从父母倾听孩子做起。因为这种能力,是无法通过言语或者有步骤的计划来完成的,它是在双向交流和互动中逐渐建立起来的,这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修养。

  在家庭中,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孩子学习倾听的最好榜样。通常自家人在交谈时比较随意,长此以往势必影响到孩子。因此,即使是在家里父母也要特别注意交谈时的方式和礼仪,专心听对方讲话,不要同时做其他的事。

  对于孩子的诉说,父母要表示出深切的关注,一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传达自己的关注。

  第一,使用表情变化来传达。比如:保持微笑,并常常做出吃惊的样子,孩子最爱吃惊,用大人的话说是“大惊小怪”,他们希望看到大人对自己所说的事情表示出吃惊的表情,能把大人吓住,说明自己很有本事。

  第二,在语言表达上,父母要经常使用“嗯”“噢”“我知道”之类的话语,表示自己正在专心地关注孩子讲话。如果父母只顾听孩子说,而不用自己的声音传递关注,会引起孩子的误会,以为父母在想别的问题,没有在倾听他说话。当然父母的口头语言要简洁、清晰、合情。如孩子在觉得委屈时,父母却只是一味地告诉他“ 没关系,坚强一点”“这没什么好难过的”,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一点都不能体会他的感受,若父母说:“你很难过,我要是你也会有这种感受的”。相信会有截然不同的效果。

  在对孩子说话时,低声细语能让孩子感到与父母处在平等的地位上,有助于他们对父母说“心窝里的话”。

  二教子智慧:养成倾听的好习惯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发展孩子倾听能力的前提和基本条件。由于年龄特征的限制,孩子的一大特征就是表现欲很强,总认为自己想的都是对的,别人说的都是错的,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不喜欢听别人说的问题。因此,引导孩子保持良好的心态去听别人讲话,这很重要。

  生活中,常常会碰到这样的事情:一个学生在发言,其余学生的说话声超过了发言的同学,结果连老师都听不见;当一个学生发言还没完,就有学生举起手,喊着:“ 我来,我来。”当老师指定一位学生回答时,其余举手的学生因为没有轮到自己发言而丧失了刚才的那份热情,就唉声叹气,无精打采,根本顾不上听讲;当老师正滔滔不绝地上课时,有的学生却在做小动作,讲“悄悄话”……这都是不好的倾听习惯。

  要发展孩子的倾听能力,必须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礼貌和习惯,这是提高孩子听懂语言的重要保证。应让孩子懂得在听故事、听别人讲话时,要尊重他人,可以自然地坐着或站着,眼睛看着说话的人,并且不随便插嘴,安静地听他人把话说完。这是一种倾听礼貌。

  孩子不能认真地倾听他人讲话,往往与他不懂得如何去听有一定的关系。这时,父母有意识地教他一些倾听的礼仪,对他养成倾听的好习惯有很大的帮助。

  三教子智慧:教孩子一些倾听的礼仪神情专注。聆听时应目视对方以示专注倾听,通过神情专注的目光给谈话者以无形的激励。

  有所反应。听人说话要专心静听,但并不是完全被动地、静止地听,而是要不时地通过表情、手势、点头,向对方表示你在认真地倾听。若能适时插入一两句话,效果更好。如“你说得对”“请你继续说下去”等。这样便使对方感到你对他的谈话很感兴趣,因而会很高兴地将谈话继续下去。

  听有收获。聆听是一个接受信息的过程,在聆听的空隙时间里,应认真思索、回味对方的谈话,从中得到有效信息。

  正确判断。在聆听时要仔细品味对方谈话中的微妙情感,正确判断和领会其真正意图。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