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要“自杀”该怎么办? - 健康之初


孩子要“自杀”该怎么办?

  《教子从此不累》既是一本教育书、又是一本心理书,更是一本“快乐家庭父母必备教子实用手册”。

  本文节选自筱丹的《教子从此不累》 ,一卷在手,父母轻松教子、孩子开心成长,父母和孩子彼此心意相融,和谐相处。使所有的父母深谙育成孩子的快乐,还所有的孩子们一个简单、快乐、清澈、健康的童年!

  欣欣今年十七岁,小姑娘长得健康活泼,聪明可人,一双大眼睛乌溜溜的,非常懂得揣摩大人的心思,小脑袋更是点子多多,小嘴巴也特别能说。看上去,一切似乎都挺不错的。

  可是,欣欣的妈妈却一直愁眉不展,她对我说:“您不知道,因为我和她爸爸就这么一个宝贝心肝,所以从小,什么好的东西,只要她要,爷爷奶奶一定会在最快的时间内递到她的手里。她的要求,只要不是太过分,我和她爸爸也都是尽量满足。

  “小时候还好,孩子一点点长大了,要求就逐渐多了起来,有时候,稍微满足慢一点,她就会大哭,眼泪说下来就下来,看着她小脸蛋上都是泪水,我和她爸爸就不忍心不答应她。

  “等到了十三四岁后,欣欣看电视、看书、上网越来越多,见识多了后,要求也变得五花八门,物质上的,我们基本上还是会满足她。但是,她的有些要求,对她的学习和身体健康非常不利的,我们就不敢答应她了。

  “比如,前阵子,欣欣不知怎么了,疯狂地迷上一个跳舞的网络游戏,要求每天允许她上网到晚上十一点,这明显会影响她的休息,我和她爸爸一合计,这次坚决不让步!

  “可是,您猜欣欣说什么?她居然说,如果我们不让步,她就死给我们看!”

  “那你们是怎么做的呢?”我问。

  “我们当然得有所顾忌,万一……我们可是想都不敢想后果呀!”

  在欣欣妈妈随后的叙述中,我了解到,从那以后,只要欣欣想干什么,爸爸妈妈不让,她就冲到阳台上,推开窗,大叫:“你们越来越不爱我了,什么都不答应我,我恨你们所有人,我死给你们看!”每次欣欣一推开窗,妈妈腿就发软,明知道孩子不对,也连连点头答应。

  这样持续发展的后果,是越来越糟糕,欣欣变得越来越骄横无理。由于年龄太小,她的很多要求,本来就是不理智的,父母无原则地让步,使欣欣学业持续地下降,由于经常熬夜,上课总是打瞌睡,被老师们连连告状。

  欣欣妈妈拿出一张报纸给我看,问我说:“这篇文章里,写孩子总是要自杀,就是抑郁症的表现,您看,我是不是应该给欣欣吃一些抗抑郁的药物呀?”

  我连忙制止:“绝对不可以!绝对不可以!并不是所有提出自杀想法的人,都是抑郁症!如果不是抑郁症,随便瞎吃抗抑郁性药物,对正在长身体、长智力的孩子,会造成影响她终身的不良后果。据我对欣欣的观察,她应该并不是抑郁症。”

  “那抑郁症一般是什么表现呢?”

  “抑郁症想自杀的病人,有许多综合症状,如长时间表现出心情压抑、郁闷、沮丧、疲乏无力;逐渐变得多疑、不爱讲话、注意力不集中、脑子反应迟钝;对各种令人高兴的活动都体验不到乐趣;大多数患者还会伴随失眠、头痛、浑身痛、头昏、眼花、耳鸣等各种身体的症状;出现持续的食欲减退,明显的体重减轻;同时,还会表现出对前途明显的信心不足,出现强烈的、多次的自杀念头和行为。你再看你们家欣欣,食欲良好,口齿伶俐,对各种玩乐活动,兴趣盎然,只要要求被满足了,马上有说有笑,神气活现的,比你都精神,哪里像什么抑郁症呀!再说,你见过都不想活了的人,对生活还有那么多稀奇古怪的要求的吗?”我笑着打趣欣欣妈妈。

  “经您这么一说,我也觉得,咱们家欣欣,还真不像抑郁症。”欣欣妈妈认真思考着。

  “但是,欣欣有时也有头痛、疲乏无力的现象呢!”

  “是不是基本上都是在熬夜过后的第二天呀?”

  “还真是这样的,尤其是双休日,连熬两夜后,欣欣就会头痛、疲惫,甚至食欲不振。但只要不熬夜,就没有这些现象了。”妈妈连连点头。

  “连续熬夜,即便是成年人,也会有所不适,更别说正在长身体的孩子呢!”

  “那咱们家欣欣,如果不是抑郁症,为什么小小年纪,却总是想着自杀呢?”欣欣妈妈非常郁闷地问。

  “其实,原因很简单,带小孩子逛商场的父母都会经常发现,小孩子如果看中一个喜欢的玩具,基本上都会采取一哭二闹三耍赖的招数,大人熬不住,依从了,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孩子看准了对大人有效的招数,就会持续使用。”

  “欣欣小时候就是这样的!”欣欣妈妈很感慨。

  “是呀,小时候,闹闹,要求就可以被满足。长大了,不能再像小时候那样了,孩子就会寻找新的、能让大人向自己让步的招数。欣欣在与你们的较量中,一旦发现以死、以自杀威胁你们,非常有效果,她就会习惯性使用。其实,主要是吓吓你们,以达到她的目的。”

  “我明白了,难怪她的班主任说欣欣在学校从来没有表现出‘自杀’的倾向。”欣欣妈妈笑了。

  “那么,是不是从此以后,只要欣欣再用自杀威胁我们,我和她爸爸都不用再理睬她了呢!”

  “千万不可以!当孩子以自杀相威胁的时候,大人如果置之不理,甚至嘲笑她,‘有本事死给我们看呀!’,都是极其危险的做法!孩子性情简单,爱面子,本来也就是要挟要挟,并不打算当真,可大人如果一激将或根本不理睬,孩子一时间抹不开面子,下不了台,热血冲头,悲剧还真的非常有可能发生呢!”我非常郑重、非常严肃地提醒欣欣的妈妈。

  “现在的孩子,为什么这么不把生命当回事呀?!”欣欣妈妈非常烦闷。

  “那是因为现在太多的电影、文学作品和网络游戏中,把死亡描述得或者浪漫唯美,跳楼跳在空中,人还能翻多少跟头,演多少造型,外带眼前还能闪现美好情景和记忆;或者壮烈英勇,在空中,在临死前,还可以大段大段的慷慨激昂,身后突现万丈彩霞、晴空飘雪之异常瑰丽情形,人死后立即可以化做神仙、莲花、云彩等等的美好事物;或者飘飘欲仙,简单至极,死后坠地,一抹鲜血之上,人都完完整整,甚至比生前更加美丽。所以,我们的孩子们,以为死亡是非常轻易、简单,甚至美好的事情,对死亡缺乏真实、鲜明的认识,对生命也就缺乏应有的尊重和爱惜了。”

  “那,我们用什么方法,能够帮助欣欣认识到跳楼和死亡,不是开玩笑的,而是严肃和残酷的呢!”

  “因为欣欣已经是十七岁的大孩子了,而且身体很健康,所以有这么一种游戏,你可以带着欣欣试试!记住,太小或不健康的孩子不适宜用此招。”我详细地给欣欣母亲讲解了游戏的过程。

  “呵呵,好的。”欣欣妈妈准备这个周末,就带着欣欣去行动。

  周末的游乐园,人头攒动。欣欣的爸爸妈妈,带着一向号称自己很勇敢的欣欣来到了游乐园最刺激的“绝对深度”。它的运行方式是,在近三十米的落差之下带动游客做垂直往复运动,首先它会飞速爬升至近三十米高空,稍作停留后,随即以近乎自由落体的加速度急速跌落,模拟从高楼纵身跃下般心跳加速的感觉。

  第一次玩,欣欣爸爸坐在欣欣的旁边,牵着欣欣的小手,游戏启动后,欣欣花容失色,大声尖叫。爸爸在一旁努力克制着自己的感觉,大声对欣欣说:“别怕,别怕,有爸爸陪着呢!”欣欣吓得紧紧闭着眼睛,根本不敢睁眼。

  下了游戏机器,妈妈看见欣欣腿都发软了,笑道:“呵呵,这才七八层楼的高度呢,什么感觉呀?”

  “哦,害怕极了,我都感觉自己快死了,又怎么也死不掉,难受死了,再也不玩了!”

  “宝贝,再陪妈妈坐一回,妈妈也想试试呢!”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