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小心孩子的“游泳病” - 健康之初


暑假小心孩子的“游泳病”

  暑期将至,各暑期游泳培训班热俏,游泳成了不少小孩们消暑纳凉的好选择。父母们也将游泳话题聊得火热,游泳会不会引发鼻炎?游泳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如何更好地防范各种“游泳病”,带着这些疑问,笔者采访了市三医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刘杰。

  易引发“过敏性鼻炎”

  随着暑期的到来,很多过敏症状原本已经消失的小朋友,过敏症状纷纷复发,追问病史,发现这些小朋友都曾到游泳池戏水过。这是耳鼻喉科门诊历年来都会出现的一个有趣现象。

  “游泳池会增加过敏性疾病的危险,这主要是和池水中次氯酸钠(俗称“漂白粉”)的含量有关。”刘医生说,为了防止通过游泳池水传染疾病,游泳池馆的工作人员会经常向游泳池投放“漂白粉”,这是常见的过敏原,不少患者容易对次氯酸钠产生过敏现象,从而引发鼻炎、哮喘以及丘疹性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等。

  此外,室内游泳池内的密闭式空调也是过敏疾病的一大元凶。游泳池内空气湿度很高,温度适中,最适合尘螨繁殖。敏感的人在这样的环境从事剧烈运动当然容易诱发过敏和哮喘疾病。

  对此,刘医生建议市民选择水质达标的游泳馆。“可以闻闻游泳池水的气味,若有呛鼻的漂白粉味,则最好不要下水。同时,还应根据个人的体质控制好游泳时间,游泳的黄金时间应为40分钟,以避免水中氯元素对身体的伤害。而游完泳后要用清水彻底清洗,并用肥皂或浴液消毒,头部、脸要重点清洗。游泳后鼻腔会积聚分泌物(鼻涕),用深海水(市区各医院都有售)冲洗鼻腔,以清除鼻涕、保护鼻粘膜、预防鼻炎。”

  勿将“鼻窦炎”当成感冒

  头痛、鼻塞、流鼻涕……这些症状会让很多人以为是感冒了,但刘医生提醒,初学游泳者,若出现以上症状,要及时就医,必要时还得做CT等相关检查,以排查是否患有鼻窦炎。

  “初学游泳的人很容易呛水,由于咽鼓管是连接耳、鼻、咽的通道,水呛到鼻子里,分泌物、细菌等呛到鼻窦,可能有过敏原,或是刺激的物体,容易引发鼻窦炎。”刘医生解释说,由于鼻窦炎和感冒一样,都有头痛、鼻塞、流鼻涕的症状,会让人误以为是感冒,其实两者是有区别的:感冒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除了上述症状外,咽喉痛、咳嗽等全身性症状明显,头痛也更剧烈。而鼻窦炎的局部症状明显,严重的会出现流脓鼻涕、上颌骨、面部疼痛、额头痛等。

  因此,初学者应纠正不正确的跳水、呼吸、擤鼻等方法。“当水进鼻后,不可用手捏紧两鼻孔使劲擤,而应指压单侧鼻孔逐一轻轻擤。”

  游泳后掏耳朵方法要得当

  很多小孩子在游泳池戏水完后,外耳道里会有一些积水,有些父母会很细心地用棉签或耳挖勺帮孩子掏耳,却不知道棉签等硬物,会损伤毛囊、耵聍腺、皮脂腺等,有的还会形成脓肿,导致疼痛,吞咽时疼痛会加剧。

  “小孩若耳朵疼痛较剧烈,就要警惕是否中耳炎发作。”刘医生说,中耳腔发炎的话,炎症易导致液体渗出,而耳咽管阻塞,导致液体引流不出去,在中耳腔越积越多,就会导致耳朵闷胀,疼痛一般难以忍受,更厉害的话还会把耳膜胀破,而这种炎症引起的耳膜破裂,一般很难自动愈合,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听力。

  此外,刘医生建议慢性中耳炎患者不宜做游泳运动。如果一定要游,可通过戴耳塞等方法防范水进入。如果已经发生流脓现象,应尽快到医院处理,以免加重病情,听力进一步下降。“游泳完最好查看自己外耳道上是否有上皮脱屑等分泌物,并清除干净,以防因游泳时水液浸泡后刺激耳道皮肤引发感染,平时戒除经常挖耳朵的习惯。”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