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小动作,牙病大隐患 - 健康之初


宝宝小动作,牙病大隐患

核心提示:宝宝有些不良的小动作,常常被妈妈忽略掉了,这些小动作对牙齿的健康也存在着影响。妈妈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宝宝不仅牙齿漂亮、笑容漂亮,还胃口棒棒、身体棒棒?其中,还真有不少科学小门道。


  宝宝出生后,妈妈忙前忙后地照顾宝宝,希望宝宝身体健康,可是,作为可爱笑容的一部分,宝宝牙齿的健康却常常被妈妈忽略,导致宝宝的牙齿生了病。

  妈妈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宝宝不仅牙齿漂亮、笑容漂亮,还胃口棒棒、身体棒棒?其中,还真有不少科学小门道。

  1、牙齿也生病——奶瓶龋齿

  妞妞已经一岁半了,可“奶瓶情结”始终未能减退,比如喝水、喝汤等液体食物时,都要妈妈装入奶瓶才肯喝,有时含着奶嘴就睡着了。妈妈也为了哄妞妞好好睡觉,在晚上睡觉前让妞妞躺在床上喝奶。一次,妈妈发现她门牙的牙龈上有白色脱钙的现象,到医院检查才知道妞妞得了“奶瓶性龋齿病。”

  妈妈的错误:妈妈在宝宝1岁后没有及时调整宝宝减少使用奶瓶的习惯:并错误的让宝宝含着奶瓶睡觉:以及没有及时帮助宝宝清理口腔。造成可发酵醣类(牛奶、母奶、果汁及糖水等)长时间滞留在牙齿上、生成牙病。

  科学小门道:

  不让宝宝口中含着装有奶汁、果汁的奶瓶睡觉。在给宝宝喂奶时,一旦发现婴儿已睡着了、就要及时地把乳头脱出。

  每次喂奶、最好不要超过20分钟、减少奶液浸泡牙齿的时间。

  睡前用奶瓶喝奶的宝宝,喝完奶后,再换上一小瓶(一小杯)白开水喝,起到清洁口腔的作用。

  平时喂奶后,可用消过毒的纱布蘸凉开水为宝宝擦洗牙面。

  1周岁后、应锻炼孩子不再使用奶瓶。

  让宝宝告别“奶瓶情节”

  妈妈可采用一些小方法来减少宝宝对奶瓶的依赖。

  1、配备几种可爱的小杯、小碗,以新鲜、有趣的图形吸引宝宝的兴趣,养成用杯子喝奶、小碗吃饭的习惯。表现好时。适当给一些奖励。比如买个小玩具,逐渐转移他的注意力。

  2、逐渐缩短奶瓶使用时间、开始准许一天使用3次,每次20分钟、逐渐减少时间。妈妈要坚守自己的立场,当宝宝生气哭闹时。不能心软,否则就意味着半途而废。

  3、断奶的时候就要断奶瓶、此时可告诉宝宝“你已经长大了。不需要奶瓶了。把奶瓶送给小弟弟、小妹妹。他们更需要。”一般来说宝宝会乐意这样做。用这样的方式戒奶瓶很有效。

  解释:奶瓶性龋齿病

  奶瓶性龋齿是幼儿最常见的龋齿型态,这种牙病往往是因为不当的喂食习惯造成可发酵醣类长时间滞留在牙齿周围所致。通常是孩子的上颚门齿靠近牙龈的地方。有白色脱钙的现象,慢慢地颜色会由淡黄色逐渐变为深棕色、若仍不加以控制,很快地龋齿现象会围绕在牙齿周围一周。

  “奶瓶情结”还会带来什么

  ◆宝宝若在2岁后还戒不掉使用奶瓶的习惯,容易造成咬合不全,即上下门牙咬合位置出现偏差,在中间形成一个洞。这样便会影响咬断食物。

  ◆爱使用奶瓶、吸吮奶嘴的宝宝同样会有吸吮手指的习惯。不干净的手指会传染疾病。

  ◆长时间吸吮还会影响上下颚发育,甚至手指、指甲因长期吸吮而变形。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