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科普: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大全

专家科普: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大全

夏季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立秋后虽然发病率稍有降低,仍然是不能放松警惕,9月仍然是高峰期。最典型的起病过程是中等热度发热(体温在39℃以下),进而出现咽痛,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儿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人群密切接触是手足口病重要的传播方式。

  夏季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立秋后虽然发病率稍有降低,仍然是不能放松警惕,9月仍然是高峰期。最典型的起病过程是中等热度发热(体温在39℃以下),进而出现咽痛,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儿会有神经系统症状,并发无菌性脑膜炎和皮肤继发感染,但极少有后遗症。人群密切接触是手足口病重要的传播方式,儿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

  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但免疫力低下的成人也有可能得病。感染后只获得该型别病毒的免疫力,对其它型别病毒再感染无交叉免疫,即患手足口病后还可能因感染其它型别病毒而再次患手足口病。环境卫生差、个人卫生习惯不良可诱导病发,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病毒性咽峡炎,重症患儿可出现肺水肿、脑炎等,大部分病例病情较轻,可治愈。少数患者会出现心肌炎、无菌性脑膜炎和肺水肿等并发症,严重时危及生命。

  防治手足口病,重在卫生!所谓“病从口入”,卫生问题是手足口病的源头。病人的口鼻分泌物、粪便、疱疹液具有传染性。感染手足口病的主要途径是接触病毒感染物品、饮用受污染的食品、接触了带病毒的唾液等分泌物。这种病的发生与生活环境卫生状况较差,不良卫生习惯、个人免疫力低,接触已感染病毒的人员等因素有关。家有宝贝,爸爸妈妈可以从以下这些规则做起:

  1.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睡眠充足、营养膳食和坚持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注意家庭成员个人卫生和环境通风与卫生。

  2.居室及教室要勤通风,勤晒衣被,玩具及时清洗,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同时让孩子经常性和彻底地用肥皂和水清洗双手,不共用手巾,要喝开水,吃熟食。

  3.家长尽量不要带儿童去人群密集场所,发现儿童出现手足口病症状的,应劝阻其带病上课、入园,要及时去医院就诊,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在病愈前不要返校、返园。

  4.患儿的唾液、痰液等分泌物要用卫生纸包好,孩子的粪便要妥善处理,不要随意丢弃;看护人接触孩子前、替换尿布后或处理孩子粪便后都要洗手。

  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如果孩子怀疑被感染,医生建议,家长要照顾好孩子,让孩子好好地卧床休息,发热时多给喝温开水,宜吃清淡稀软的饮食,患儿嘴痛时注意给吃低温食物,疼痛厉害不能进食时要及时去医院输液,补充身体所需的热能。注意让患儿注意卫生,对于粪便应马上进行处理,便盆、衣裤要及时注意消毒,保护手、脚部的皮肤及衣着、被单的清洁,避免污染破溃的疹子,勤给患儿洗手,并且将指甲剪短,以防抓疹子而造成皮肤感染。

反馈
顶部